黄山民俗众多,风情浓厚。这里的古风、古俗、古趣别具一格。有精彩纷呈的抬阁、跳钟馗、舞板龙等,还有妙趣横生的抛绣球、哭嫁、背新娘等,以及高雅别致的徽州茶道、宋祠堂会等。有不少民俗已在都市生活中绝迹,但依然有不少至今沿袭下来,如抛绣球、重阳庙会、渔梁亮船会、赛龙舟等游客都有机会可欣赏到。
1、重阳庙会
为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以迎神和唱戏为特色。农历九月初八,由临溪镇七大姓等轮流主持,组成200 余人的仪仗队来榆村接周王菩萨,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壮观。初九(重阳日)庙内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从四处赶来向周王菩萨顶礼膜拜。
而搭台唱戏是为了娱神,镇上从八月底就分别在上村、中村和下村同时演出,戏一唱就是两日两夜或三日三夜,或日落唱到日出“两头红”。四面乡民都来赶庙会,热闹非常。看完庙会登黄山是不错的选择。
2、五猖会
为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的民俗,于农历五月一日举行。庙会当日,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鲁迅《朝花夕拾》中也有有同名散文。
3、渔梁亮船会
歙县渔梁船民每逢农历闰月这年的九月或十月,用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蓬,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亭、塔、楼、阁、牌坊、鲤鱼等,内燃烛灯。灯旁是乐队,笙歌齐奏,锣鼓喧天。亮船一共六对,其后还有好几只木船尾随。会期在渔梁坝练江上下游,各遨游一夜。波光灯影,十分壮观。
亮船又叫水游,同时还有旱游,即岸上乡民们玩灯、敬各种菩萨。江中岸上,水游和旱游交相浑映,妙趣无穷,四乡百姓云集观赏,热闹非凡。
4、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日端午节,黄山凡沿河的城镇均会举行赛龙舟,尤以屯溪赛龙舟为盛。龙船是利用民船在其前后装上龙头龙尾,中间安上跳水架而成。赛龙舟前先举行跳水比赛,俗称“打漂”,凡有一定跳水技巧者都可参加。
龙船先在长干塝、渔埠头一带江面游弋。过了中午,都集中在屯溪桥下跳水,随后进行赛龙舟。届时彩旗招展,金鼓齐鸣,沿江两岸,观众云集,气氛热烈。
5、跳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一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 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恶降神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为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近年来,歙县郑村镇的塥田村,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这项活动。
6、抛绣球
近年来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给夫人、小姐们歇凉观景用的,如今人们把它作为抛彩球的绣楼,则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的抛绣球,当然不是古代小说中的“抛彩球择婿”,而是给游客一个“喜兆”,中彩球的游客,将会幸运长驻,万事如意。
7、抬阁
流行于休宁、屯溪的一种民间游艺,又称“抬角”。抬阁共分上、中、下三层,将俊俏儿童装扮成一出出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层抬阁上,底盘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汉抬着。抬阁的四周用纸扎成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巡游时彩灯内点燃蜡烛,映照着服装鲜艳的儿童,远远望去,酷似天仙下凡。
抬阁上的人物不唱不做,但配上鼓乐开路、锣钹断后,热闹非凡。如今,屯溪隆阜还经常组织抬阁队上街,近年创作了《戴震还乡》,以纪念一代宗师。
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徽州文化亦然。东汉。90年代后,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如新安理学,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徽派篆刻、徽剧,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徽派朴学、新安医学。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进入80年代后、徽商、徽派建筑,始于本世纪30年代、西晋、唐末,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完全可以说,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徽州“四雕”、徽菜,“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