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瓷器茶壶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19 09:20   点击: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瓷器茶壶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清末期和民国初期,一直到建国初期都有这样印制的瓷器。大多数出现这种英文的瓷器出现在民国以及建国后期。早先时候是因为其他国家很难烧出像我国这样精美的瓷器,进而跑到我们这里来订烧的。通常他们会在瓷器上印制“made in china”字样,以表示这是中国制造的东西。类似于包包上面打个LV的标志,更多的是炫耀,代表顶级商品的意思。

后来建国后期,我国为了创汇,又大量制作过这类瓷器,用于出口创汇。

二、中国古代史手工业中陶瓷的发展史有那些?

在我国陶瓷的发展很漫长,也很久远,有学者把这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中国陶瓷的蒙昧时期(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13世纪)

陶器的诞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火的使用。大约在170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被焙烧的土地或粘土会变得坚硬,这给了原始先民以灵感,由此而发现了陶器。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上,这时的陶器制造还处于一个蒙昧时期,尽管它是那样的五光十色,那样的绚丽多姿,但相对精美的瓷器制造工艺而言,一直处于懵懵懂懂的初级阶段。

第二时期,中国陶瓷的萌芽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公元1世纪)

中国瓷器经过古陶器漫长的孕育,终于在希望的原野上萌芽。大约在夏商之际,原始瓷器发轫于赣、浙一带。商代中晚期的“原始青瓷”已经像模像样了,它可能为我国瓷器的鼻祖,属于瓷器的萌芽时期,这为瓷器的发明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时期,中国陶瓷的建制时期(约公元2世纪―约公元6世纪)

凝聚着古越人智慧结晶的龙窑技术及其产品在浙江大地上日臻完善,在经历战国秦汉数百年的动荡与停滞以后,东汉晚期以上虞小仙坛窑址为代表的宁绍平原东部地区,终于率先烧制出成熟瓷器,瓷器完成了历史上的“隶变”,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瓷器从此走进了建章立制的伟大新时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China”迈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第四时期,中国陶瓷的高峰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0年)

陶瓷进入了唐代,才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跨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瓷器高峰时代。奔腾的骏马,“沙漠之舟”骆驼,肥硕的仕女俑,雄健的武士俑等,色彩艳丽的唐三彩成为唐代陶瓷工业繁荣的标志。唐代商贸极度繁荣,使得铜钱不敷应用,为了聚铜制钱,朝廷诏谕天下禁用铜器。瓷器使用越来越广泛,加上茶道盛行,茶具需求量大增,也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下诏“制器进御”,同时派官员前来管理烧制瓷品,销行全国。

第五时期,中国陶瓷的“独秀”时期(公元1271―公元1911年)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瓷业机构,专门负责官府用瓷及官办贸易所需瓷器。景德镇制瓷业在元代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到了明代瓷器生产几乎由景德镇一统天下,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潮涨潮落,中国瓷器终于盛极而衰,景德镇瓷业到嘉庆至宣统时期,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败了。特别是让中华民族蒙受屈辱的鸦片战争后,景德镇更是加剧萎缩。。。

明清时期景德镇

这个题目也太大了吧,可以从原始社会开始写起。 请注意界定范围,否则无从下手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已出现了原始瓷器,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东汉烧出青瓷,北朝烧出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形成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明清时,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形成八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许多文人纷纷吟赋作诗来赞美越窑。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许浑的“越瓯秋水澄”;郑谷的“茶新换越瓯”;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了越窑瓷的釉色特点。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三、陶瓷的历史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瓷器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这是举世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