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茶头为什么泡不散
清朝阮福的《普洱茶记》,开篇有言: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近些年,想必茶友们对 “未曾品过茶化石,怎敢轻言懂普洱”这话耳熟能详。
这里所说的茶化石,就是指普洱熟茶的老茶头。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2款 高品质的普洱老茶头——碎银子/ 金不换· 元宝茶。
茶叶乌黑油亮,碎而不散,外形很像古代闪闪发光的“碎银”和“金子”。
产量低、工艺复杂,还需陈化3~5年,才能得到如此醇厚绵滑的茶品。
尤为珍贵,因此得名“碎银子”和“金不换”。
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时,分泌了粘稠的果胶黏住了茶叶,形成了小而紧实的胶状物,这就是老茶头。
将压得尤为紧实的老茶头,精细分割,便得到了“碎银子”。
将其再次切割,只保留碎银子的核心,才形成了 质地更密实臻满的金不换。
因而,碎银子是老茶头的精髓,金不换则是碎银子的精髓。
碎银子和金不换不仅产量少,制作工艺和时间也是严苛而漫长。
要经过36道复杂工艺,180天以上制作工期才能得到。
很多茶“香在头泡,甜在尾水”,越喝越寡淡。
这2款茶含有大量果胶,汤质比熟普更醇厚,甜度和亮度更高,也更耐泡,没有普洱的腥味和仓味。
碎银子用盖碗冲泡能轻松泡到15~20泡,而金不换则可以达到25-30泡。
冲泡时能闻到独特的糯米香,绵柔温和,和熟普的 醇厚滋味相得益彰。
茶汤红浓润亮,细品一口,陈香在嘴里慢慢散开,入口醇滑甘甜,韵味悠长。
如此珍贵的碎银子和金不换,必要有独特的容器才能相配。
茶匠将其装入陶瓷元宝之中,打开礼盒,金锭、银锭映入眼帘。
金银元宝中,各自装着小金块和小银块,打开锡箔纸便能看到大小匀称、条索紧实的茶叶。
适逢春节,无论是自留还是送礼,都相当体面,更添了富贵吉祥的美好祝福和寓意。
01
核心产区、优质原料、严苛工艺
终蕴纯正好茶
1. 产地、原料——仅采摘勐海核心产区古树春茶嫩芽为原料
品质上乘、口感浓厚的碎银子和金不换,从产地、原料的环节就开始了严苛甄选。
这款碎银子和金不换来自西双版纳勐海的布朗山,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优渥的自然环境,滋养孕育了众多百年树龄的老茶树。
产出的茶叶格外醇厚、韵味悠长,这儿也是云南古茶园的聚集地。
好茶之人,尤爱春茶,春茶经过一个冬季的沉淀,内涵之物格外丰富。
尤其头拨春茶的茶芽,有富裕的果胶质,冲泡出来的茶叶格外浓郁甘醇。
此款茶的原料选用的是,勐海核心产区树龄百年以上的头拨春茶的茶芽。
但每年头拔春茶,可供采摘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天,尤为珍贵。
2. 工艺:复杂又严苛的36道工艺
工艺上,除了经历普洱熟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外,还历经茶厂标准制茶工艺的挑选和洗礼。
36道工艺层层相扣,缺一不可。
鲜茶先经过摊晾、萎凋,和杀青2道工序,为后续的发酵、窨香等工序做好准备。
发酵
发酵
每一颗碎银子和金不换都要经过三次独立发酵,整个周期为180天以上。
每次发酵都伴随着精制、紧压工艺,其技术含量很高,关键点的控制也较为复杂。
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验,摒弃了传统地板发酵方式,找到了更理想的发酵方式: 竹筐离地发酵。
把食品级304不锈钢和竹筐相结合,更卫生,也避免了在发酵过程中出现杂味。
窨香
窨香
碎银子和金不换典型的口味就是糯米香。
市场上很多厂家为了糯香更浓,成本更低,直接把糯米叶打碎加入茶中。
但这样加入的糯米叶并没有陈年的味道。
这2款茶, 采用糯米叶来“窨香”。
将糯米叶装入棉麻布,下面加水,待水煮沸,茶吸收糯米香气,从而使茶叶富有浓郁糯香。
如此“窨香”要 至少5次才能完成,耗费的糯米叶非常多,成本翻倍增加。
正因为这不计成本的坚持,营养成分被紧紧包裹在茶中,耐泡耐品,收藏价值大大增加。
注水于杯中,糯香和茶香瞬间侵袭鼻腔。
碎银子,轻泡茶汤橙黄透金,醇厚甘甜;久泡红润透亮,糯香沉绵。
金不换则色味更浓,甘美芳醇,口舌生津,入喉顺滑绵柔。
2. 老茶头闷泡
六堡茶虽是个小品类,但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且多样,因此外型、滋味差异也较大。过去,关于六堡茶的冲泡,我们也写过不少干货文章、视频,包括介绍茶器选择、水质水温、投茶量、注水等因素和细节,以及如何泡老茶等,泡、煮、闷等不同品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茶友在“六堡茶微刊”“往期内容”查阅。
下面以三类不同工艺的六堡茶为例,简单介绍如何看茶、泡茶,譬如:
️1.发酵偏轻的传统工艺六堡茶
▲2020年原种六堡社前茶
因只经过简单的初制加工,发酵程度偏轻,口感也最为青涩、爽口、回甘。
冲泡时,投茶量可少些,5g茶叶对应100~120ml的水,洗茶一泡;正式品饮时前几泡可快进快出;后面适度增加坐杯时间(当然,老茶客可增大投茶量)。不然口感会较为青涩、苦,除了盖碗冲泡,闷泡的方法品饮,也挺赞的。
️2.处在中间的现代工艺热发酵六堡茶
▲2013年双蒸双压六堡茶
因在初制加工后,又经过焗堆发酵的精制加工,因此既保留了茶叶的活性,又使茶性变得温和,适合喜欢喝老生茶的茶友。
在冲泡这类茶时,投茶量也适合少些,因茶力猛、发酵轻,建议与传统工艺六堡茶一样的冲泡茶水比。若投茶量多了或坐杯时间太久,容易感觉苦涩。双蒸双压的茶品,通常汤色显琥珀色,鲜爽耐泡,越泡越有滋味。
️3.最为温和的现代工艺冷发酵六堡茶
▲2015年槟榔香六堡茶
因初制加工后再经过渥堆发酵的精制加工,因此茶性温和,汤色红浓,更适合脾胃虚弱的茶友。
喝这种类型的六堡茶,投茶量可多些,以便喝到一口绵绸饱满的茶汤。通常,我们投茶7~8g,对应100~120ml的水,洗茶2泡,正式品饮时坐杯5到10秒。当然,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适度调整茶水比和坐杯时间。
喝茶的意义在于,茶多变,泡茶的手法、方法也多变,我们在熟悉茶品的特性后,还要看茶、泡茶,看身体、选茶。
3. 老茶头是泡了好还是煮了好
第一种:正常冲泡法。就是我们一般喝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但要求水温要高,至少不低于90度,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开始茶汤较淡,后来越泡越浓,多次冲泡后还香味实足。
第二种:清水煮法。酒精灯,玻璃壶,看着翻腾水花,听着噗噗响声,欣赏着茶汤的淡淡浓浓,好不惬意。当然用其他器具煮都可以,只要是没有异味就行了。个人经验,老茶头煮到汤色渐浓、香气溢出就行了,时间太长也不好。
4. 老茶头泡不出颜色
碎银子怎么保存:
碎银子茶不需要冷藏保存。
1、陶器储存
这种方法针对的是经常取用的碎银子茶
1、选择陶、瓷、铁罐(陶瓷为佳),将碎银子用铝箔袋子装好,封上口,置于储存器皿中。
这是因为陶制品有轻微的通风透气的特点,十分适合存放碎银子。
2、容器口需要密封,可以在外层再套入一个纸箱,使其自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就行了。
3、注意存的位置,一定要避免潮湿、防止异味,同时还要避光,在常温下存放即可。
碎银子怎么保存
2、纸箱储存
纸箱是较实用的一种方法,便于在家中储存,不太占地儿。
1、用纸箱要留意纸箱自身的气味,所以拿回来的纸箱要保证其来源干净,要是有异味最好是放置一段时间,散去异味再储放普洱茶饼。
2、存放在纸箱的茶一定要套上袋,食品袋或者铝箔茶叶专用袋,并将其封口。
另外纸箱储存,要注意储放时,天气是否潮湿,在中国南方湿气太重容易弄湿纸皮。如果购买时带有礼品纸箱,内层布袋,则每次使用完直接系好口,放置在常温下存放即可。
5. 老茶头为什么泡不散呢
碎银子茶又名茶化石,是在老茶头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压制及均匀切割而成,含有丰富的果胶,且质地非常硬实,密度高。其实,碎银子茶泡不开泡不散是正常的。商家对碎银子茶的宣传介绍也是如此:因外力加压结块,然后粉碎、分筛、抛光,具有耐泡、经泡,不开散,煮不开的特性。 所以没有味
6. 老茶头为什么泡不散茶
首先,如果茶叶未开始冲泡,饼面上或是散茶上拿出茶叶进行拉扯,就已经有拉丝现象,说明茶叶过度受潮,茶叶内质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大概率是霉变的,这样的茶不建议继续饮用。
其次,如果是普洱生茶,表现正常,冲泡后,茶香、滋味表现正常,但看叶底,拉扯茶梗茎时,出现透明如藕丝般的物质,说明茶叶纤维物质或是果胶含量丰富,则侧面也说明了茶叶嫩度好,这样就属于正常现象,茶品的品质也正常,可以饮用。
此外,老茶头是熟茶发酵过程中,因芽叶本身富含糖类和果胶凝结周围茶叶产生的茶块。而富含果胶含量和纤维物质的老茶头,经高温热水冲泡后,果胶质软化,老茶头泡开后掰开也就产生了拉丝现象。
总的来说,叶底拉不拉丝并不能证明是不是好茶,而且从实际来看,答案也是不那么绝对的。但如果茶友在喝茶过程中看到外形、汤色、滋味表现正常,而叶底出现拉丝现象,基本可以确定,茶品品质是正常的,可以放心饮用。
7. 老茶头茶怎么泡
茶马老茶头的冲泡方法如下:
投茶:5克左右洗茶,有两种洗茶方式,第一种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第二种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盖上盖,晃动盖碗10秒,倒出至公道杯,又将此醒茶水倒回盖碗,继续晃动,待紧茶散开即可倒去。过程需要两次。
冲泡:注水时尽量避开茶叶,可采用沿璧注水或定点注水方式,水线细;如喜好滑糯感,则水温较低;如喜好香糯感,则水温需要(水温95°以上)。手法要诀“多闷少透”。
出汤:若按照第一种方法洗茶,第1-3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5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4-7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7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8-10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10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10泡以上视情况、个人口味而定出汤时间。
8. 茶叶为什么泡不散
一一从自然规律讲,再滚烫热的茶,放一段时间没人喝,也会凉透了的。
一一我们现在用“人走茶凉”来比喻人情淡薄,尤其是退下来的老干部,深有感触,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车水马龙热闹景象,没有了前呼后拥盛气凌人的盛况,没有了权力在握的那种优越感,因而不免生出了一些伤感,不免哀叹一声“人走茶也凉”。
一一说实在的,世界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也不会有永远不凉的茶水。人情犹如夏日的清风,自然而生,人们工作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情感。人情即不能施舍,也不可强求,它轻轻来,悄悄去,人走茶凉,并非就是对人情的一种亵渎,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常的现象。
一一人情是十分微妙的东西,不完全是茶凉茶热来体验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心热茶也热,心凉茶也凉。没有那么简单归一化。任何伤感在意都没有啥必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活繁杂多变,就要看淡些,顺其自然,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