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分年份吗
看包装上的唛号
1976年,当时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基于出口需要规范了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前两位为该款茶的最早开始生产的年份,第三位为此产品第几号配方,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茶厂为1,勐海茶厂为2,下关茶厂为3,普洱茶厂为4)。如7542、7562、7572等是勐海茶厂产品的编号。
7542即:75年的配方,4级茶青制作,勐海厂出品(勐海厂代码是2)。
我们再用大益普洱茶为实例:
大益普洱茶8582
黄色部分就是“唛号” 8582的意思就是勐海茶厂选用85年配方,用8级茶生产的茶。
三位数字的号码,表示应该是批次号,如:以801为例:8代表2008年,01代表当年这个产品的第一批,802就是08年这个产品的第二批,以此类推
2. 普洱茶分年份吗怎么分
展开全部
一、 外形鉴别(干评):外形因子包括: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4项。
1、 条索:条索是指各种制茶原料(茶菁)的大小、长短、粗细、和轻重。通过看茶叶条索,可以了解制茶鲜叶的老嫩和加工技术的高低。
2、 整碎:整碎是指茶叶个体条索的大小、长短粗细是否均匀和整体的拼配是否匀称、比例是否恰当。
3、 净度:净度是指茶叶中茶类夹杂物(梗、籽等)和非茶类夹杂物(杂草、树叶、泥沙、头发、麻绳竹片等等)。
4、 色泽:主要是指茶叶本身的颜色和光泽度。
一般说来,好的普洱茶外形条索清晰、肥壮、整齐紧结,无非茶杂物,熟茶和10年以上生茶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棕褐,油润有光泽;紧压茶(砖、饼、坨、金瓜等)外形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撒面整齐,松紧适度。而那些闻起来杂味、霉味,表面看上去模糊灰暗、枯败甚至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
二、 内质鉴别(湿评):内质因子分为香气、滋味、搪塞和叶底4项。
1、香气:嗅香气主要是闻香气中有没有杂味、霉味、香气的高低和香气持久的长短。普洱茶主要看香气的纯度,区别霉味与陈香味。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有的似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如有霉味,酸味,油臭味、焦味、菁臭味、烤火味、闷味或其它异味者则为劣品。
2、汤色:即茶汤的颜色和亮度。普洱茶的汤色明亮,红浓,红褐色 。如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深红,红褐的汤色均为正常。黄,橙色或浅,或暗黑浑浊的为劣质。
3、滋味:滋味包括酸甜苦辣涩咸碱及杂味。主要是按浓淡、强弱、鲜滞、苦甜以及纯异来评定优次。一款好的普洱茶,其滋味要醇厚,滑顺,甘甜。醇厚指入嘴后留香持久变化丰富;滑顺是指茶叶鲜活稠滑,含茶在口有手摸丝绸的感觉;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舌两侧生津,有明显的回甜味。
4、叶底:即开汤后的茶渣。看叶底主要是看老嫩、匀杂、整碎、色泽的亮暗和叶片的展开程度。色泽饱满一致,揉捻有韧性,叶张完整的就是好茶.
但愿对你有帮助
3. 普洱茶从哪年有日期的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
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扩展资料:
普洱茶熟茶的发展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4. 普洱茶生产时间和实际年份一样吗
1.从普洱茶外形上去辨别普洱茶年份 不同年代压制的紧压茶其外形宽度、厚薄、弧度、曲度、窝坳...
2.从普洱茶产品的质量上去辨别普洱茶年份 茶叶产品的质量优劣是体现产品饮用价值的最重要依据...
3.可以从普洱茶生产历史背景去辨识普洱茶年份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又是我国普洱
5. 普洱茶年份是什么意思
原料采摘时间:指的是茶青采摘下来的时间,然后经过工序被制作成晒青毛茶。此时还没有进行后续的蒸压工艺,属于毛料。
压制时间:指的是以晒青毛茶为原料,进行蒸压成型(生茶)、或渥堆发酵后蒸压(熟茶)的时间。所以会见到产品介绍时,出现例如“13年的原料15年压制”的说法。
6. 普洱怎么分年份
A,生茶:
新鲜的茶叶采摘杀青后制成毛料,毛料经过筛选分出等级,然后高温蒸压,制成各种形状,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且茶性较寒,烈,容易伤胃。不适宜马上喝,尤其是胃不太好的茶友。
生茶适合喜欢原生态,崇尚自然的人士长久储藏,可以陈放在家中,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就象人生履历的累计,有着说不尽的乐趣和兴奋。当然普洱的价值也将随之年年上升。
B,熟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在经过杀青,筛选后,然后经过人工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这称谓熟茶。
熟茶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同生茶一样,熟茶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这是1973年发展出的技术,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渥堆”的相关研究,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里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对“渥堆”有所误解,还把“渥堆”和“湿仓”划上等号,事实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较高的环境,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促使茶品发霉,以改变茶体,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这种不健康的湿仓茶,是经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经验丰富的茶友能喝出其中的仓味,水味,有些甚至还会有严重的霉变的味道。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区分方法:
时间不长的生茶和熟茶很好区别,从外观颜色上就能分辨:生茶颜色青绿,而熟茶暗红或栗红,栗黑色。
生茶:
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列,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茶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茶: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谓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被受普洱茶人推崇。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
普洱茶生熟的主要区别就是熟饼经过卧堆,并适度发酵,可以直接饮用,茶饼呈现深黑色,汤色呈红褐色、汤色较红亮。
青饼,也可以俗称生饼,是比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当年的茶叶直接压制成饼,不经过人工发酵,靠时间和岁月的流逝,自然发酵,一般5到10年的茶才好喝。汤色呈金黄色,比较透亮,生饼霸气十足,起到刮油的功效,不建议餐前饮用。
时间比较长的生茶和熟茶则比较难区别:
1.外观;陈年的生茶红中带绿,陈年的熟茶,颜色红中带黑,且总体上来说颜色比前者要深。
2.香气;陈年的生茶(干仓)有一股较浓的陈香味,而陈年的熟茶则分枣香,参香、樟香、荷香等其它香味,且香味较淡。
3.叶底。陈年的生茶叶底油亮,黑中带绿,条索比较清晰;陈年的熟茶叶底红亮,黑中带红,条索比较模糊。
年份久远的普洱生茶,经过十多年的陈化后,只要仓储情况理想(例如:未入仓、干仓或只要不太过份的湿仓),茶汤口感一般都会较“鲜爽、活泼、较有层次感,生津和回甘也较为明显”,而且还带有一种期待,因为它仍可以接续陈化下去几十年,引人入胜;茶友每隔几年泡一回,都会发现陈年生茶的茶汤味道,有进一步陈化醇和,而大喜之。
相反,由于熟茶的设计是为了快速销售及消耗,做到“当天出厂,当天品饮”的市场效益。因此,熟茶的口感一开始基本上已经是被定格了。发酵程度恰到好处的熟茶,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挺好喝的了,理论上根本没有存放的必要,因为它是用来暂时代替“陈年生茶”的短期替代品(这处所指的“短期”,是相对于几十年的陈化期而言;简而言之,“短期”在此处指约5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