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东县茶叶
巴东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
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
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成长。
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
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其制作方法: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并有奇香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2. 巴东县茶叶基地
恩施玉露茶巴东金果茶宣恩伍台茶利川宜红茶恩施玉露是最有名的,利川宜红这一两年发展势头很好。其他的茶也各有特色。
3. 巴东县茶叶产量
对于魔芋亩产量能达到多少的问题,这要根据品种、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规来说,魔芋的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公斤,高者也有达5000~10000公斤的,但那样的产量屈指可数。四川巴中种植户吴功仁曾创下亩产8000公斤的好成绩,湖北巴东种植户也5000多公斤的不错成绩。但整体而言,亩产量2000~3000公斤的居多。
4. 巴东县茶叶子镇民族中学
湖北省。
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020年,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5775万人。
2021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元大台阶,达到50012.94亿元。
5. 巴东县茶叶协会
1宜红茶,又称宜昌工夫茶,巴东县有产品,2独活,别名独摇草、肉独活,巴东独活,3富硒茶,4大蒜,5红三叶,中国牧草之王,又称洋马草,6玄参,2011年获国家GPA认证,7巴东豆腐干,8真香茗,巴东地方名产,色白质香而出山名,9魔芋,巴东独有的地质气候条件下生长而出名,10巴东土腊肉,色美肉香富有营养
6. 巴东县茶叶专业合作社
雪顶含翠是菜哦。
按年代不同,茶品无论从外观口感制法喝法差别都很大,从唐代开始,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不知凡几。
从你举得例子上看,可能是想找找比较稀少,名字右有点意思的茶。那就列举几个,有些只留名字,没有很明确的说明啊。
唐:比较为人所知的有50多种,例如:顾渚紫笋,神泉小团,香雨,东白,邕湖含膏,蒙顶石花,小江园,西山白露等
宋:大体常见的有90多种,双井茶,临江玉津,青凤髓,纳溪梅岭,巴东真香,龙芽,信阳茶,西庵茶等等。
元:据说也有40多种,头金,泥片,独行,大石枕,大巴陵,小巴陵,青口,龙溪,早春等等。
明:因大规模废团改散,茶种比较乱一点,有名的有五十多种,碧涧,火井,薄片,举岩,骑火,麦颗,云脚,小四岘春,绿昌明,新安松罗,天目茶等等。
有很多茶名延续了好几个朝代,也许有一些变化的,但推论变化不大,但具体什么样,很难说的清,很难考证,一些资料说的都笼统又概括,有的也互相矛盾。个人意见是普通人不用深究。
清代的和现代的茶就比较相近了。武夷岩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庐山云雾,施恩玉露,这些都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茶。还有些不太常见的,石亭豆绿,敬亭绿雪,老竹大方,莫干黄芽,九曲红梅,温州黄汤等等,有一些现在也能见到。
总之,我国南北纬度跨越大,地理气候复杂多样,多民族混居历史悠久,饮茶习惯也很久远,所以几乎每个地方都由当地的茶种茶品,有的茶品名字起的文艺些,也是很平常的事。翻翻《茶谱》《茶说》,就有很多啦。
7. 巴东县茶叶生产企业
巴东红是巴东县神农氏发现茶叶的地方,是茶文化、茶产业的孕育圣地。巴东红茶汤色金黄透亮,有金圈,香气清幽、花果香显;滋味甘甜、柔 滑、饱满、回甘明显,巴东神农溪之水,伴着三峡幽谷的茶香,拨盏之 间,芳华尽显。 巴东红叶底细嫩、红亮,实为一款珍品好茶。
8. 巴东县茶叶品牌
顾渚紫笋(浙江兴)
阳羡茶(江苏宜兴)
双井茶(又名洪州双井)
瑞龙茶(浙江绍兴)
谢源茶(江西婺源)
雅安露芽,蒙顶茶(四川雅安)
临江玉津(江西清江)
袁州金片(江西宜春)
青凤髓(福建建瓯)
纳溪梅岭(四川泸县)
巴东真香(湖北巴东)
9. 巴东县茶叶种植面积
1、恩施玉露茶
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曾被称为“玉绿”,因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鲜香爽口,色泽苍翠,毫白如绿,因此,后改名为“玉露”。
玉露茶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恩施芭蕉的一名茶商研制而成,其烘焙的工艺与如今绿茶的制作方式极为相似,民间还曾有一典故,相传乾隆和群臣微服私访,在途经恩施这个地方时,不经意间品得一种茶汤,其色香清新,不同于其他的茶水。
后来,湖北黄州的通判王仕让奉召赴京时带上了这种茶叶,作为礼物馈赠给礼部侍郎,礼部侍郎觉得这茶味道非凡,便转献给了乾隆帝,乾隆帝饮后大喜,看其色美如玉,形美味香,故赐名“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叶一芽,或是两叶一芽的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制作而成的,其显著特点就是“三绿”,即茶绿、汤绿和叶底绿。现如今,恩施玉露的制作方法,除了杀青法仍然沿用以前的蒸汽杀青外,其他的做工和之前相比更为精巧,分为了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和拣选等多道工序。
2、巴东金果茶
巴东县,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金果茶有“湖北省十大有机茶”“恩施州十大名茶”等诸多荣誉称号。
金果黄金茶,有着“茶中茅台黄金叶,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香、绿、爽、醇”。茶叶内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氨基酸含量达7.47%,是同期一般绿茶品种的2倍,茶多酚含量达20%左右,水浸出物近50%;茶叶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
3、宣恩伍台茶
宣恩伍台茶,又称为伍家台贡茶,产自湖北恩施宣恩伍家台,因“色、香、味、形”独特,被誉为贡茶“四绝”。清朝乾隆年间,一姓伍名昌臣的茶农加工的茶叶曾得乾隆之宠。。
4、利川红茶
利川红茶,是红茶中的尚品,是红茶中的佼佼者,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冷后浑”五绝驰名,产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的毛坝镇、忠路镇、柏杨坝镇、文斗乡、沙溪乡一带,享有盛誉,有“人间至爱”之美称。
利川红茶的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馥郁持久,有“冷后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