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的目标市场分析
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如:喜欢喝什么样的茶或者买茶自己喝还是送礼,需要性价比高的还是要知名度大的?等等问题,推荐适合客户的茶,当场冲泡,过程中讲解这个茶的口感和滋味,不要夸张,实事求是 ,讲讲这个茶的产地环境,来历故事,加工中的趣事等。
整个过程不要问客人买些什么,卖多少这样都湖让客户产生戒备心理和抵触
2. 茶叶的目标市场分析与选择
做茶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在国际茶行业却没有话是权,因为中没有一个国际品牌。
2.宏扬中国茶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打造民族企业拿回国际话语权。
3.茶是最健康的饮料,坚持喝茶身心更健康。茶含有很丰富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对于爱茶者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做茶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喝茶,身心更健康。
3. 茶叶目标客户市场
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主营哪一类茶叶。所以只能跟你探讨一些方法。做营销,尤其是现在做营销,我觉得需要的考虑的有两个核心点:标签和画像。
1、定位
(1)、产品定位: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竹叶青、毛尖等,是红茶,黑茶,绿茶,还是白茶,不同的产品,产品语言肯定不一样;
(2)、市场定位:价格,目标客户群。例如:26—36青年人,男性,有家室,公务人员,企业中高层。
2、提炼:产品、目标客户群、中秋节的相关元素,找到其中的契合点。
3、确定活动实施方案:定位清晰了,也找到了各元素的契合点,把活动信息精准的推送到你的潜在的目标客户群。
4、总结,与客户互动,即使这次活动不如人意,但也要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随时调整,也为下次活动更加精准,服务效果以及用户体验更加好。
其实,无论做什么就怕用心,你的真心,客户一定能感知的到。
4. 茶叶的目标市场定位
第一:人群定位,百事可乐定位于年轻一代的选择,将与可口可乐传统可乐与新可乐区分市场,广告、宣传都在这个定位基础上进行传播,成功的将百事可乐推到了全世界。
第二:成分定位,茶饮料与汽水,康师傅将冰红茶定位于年轻、极限的市场,并茶用利乐包装将茶饮料用低价格推出,并在当时独占鳌头,成功后又推出绿茶瓶装饮料,通过渠道直接覆盖到市场。第三:脉动,维生饮料,运动补充饮料,在中国体育兴起的时期推出,李连杰代言,迅速的占领了一席之地。第四:王老吉,中国传统中药饮料,功能性诉求,怕上火喝王老吉,通过赈灾捐款销量在中国超过可口可乐。
5. 茶叶的目标市场分析怎么写
12月25日电 第104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1年3月25日-27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正式拉开帷幕。明年三月,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食品酒类行业盛会将与广大行业厂商相约蓉城,把酒言欢。
本届糖酒会,将是全国糖酒会第31次在成都市举办。成都,一个正乘着大运会东风努力发展的新一线城市,一个“一带一路”链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城市,一个西部地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天府之城,以其蓬勃的商业活力为世界所知晓。当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而国际会展之都就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大会确定的建设“三城三都”战略目标之一,是打造开放经济高地的重要平台。
本届糖酒会主题定为“促循环、开新局”,为行业健康发展服务,是全国糖酒会矢志不渝的使命,伴随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全国糖酒会也将乘风破浪,继续承载行业希望破冰前行。历史与未来辉映,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国糖酒会将携手成都,共同推动国内外产业链循环畅通,共创中国食品酒类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本届糖酒会规划总展览面积21.5万平米,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将设置传统酒类、葡萄酒及国际烈酒、食品及饮料、调味品及配料、食品机械、包装六大展区,同时,在各展区内设置食品配料和添加剂、茶叶、进口食品、休闲食品、饮品及乳制品、餐饮连锁加盟、国际啤酒、电子商务、国际机械、火锅、酒具、农产品、扶贫巩固等十三个细分品类特色专区,助力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对接、高效成交。其中,位于11号馆的食品配料和添加剂专区,以及位于5号馆的茶叶专区,是本届糖酒会上首次设立,将吸引更多相关品类专业人士到会参观交流。
在会期,参会客商除了在遍布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展品的展场内,观风向、选新品、谈合作之外,还可以在西博城9号馆参加多场精彩纷呈的论坛活动。
第104届糖酒会主论坛将继续承载打造指数展会的平台功能,邀请国家级行业协会、知名企业领袖和经济学家共聚一堂,盘点行业关键数据,研判行业未来走势,交流思想与模式创新,彰显糖酒会作为行业“风向标”与“晴雨表”的功能。
第104届糖酒会供采对接大会将特邀国内知名连锁商超、电商直采、区域大商等,组成VIP采购商团到会采购,根据供采需求精准匹配,将组织传统酒类、葡萄酒及国际烈酒、食品饮料、进口食品等专场一对一洽谈活动。
在本届糖酒会上,组委会还将举办集中签约仪式暨脱贫巩固专区特色产品发布会,为政府展团、国家展团、重要企业提供集中亮相的平台;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帮扶脱贫巩固专区企业特色产品开拓市场。
会期,还将举办进口食品高峰论坛、酒类食品投融资论坛、调味品行业论坛、葡萄酒高峰论坛、进口啤酒论坛、食品营养健康论坛、新零售论坛、国际机械技术交流会、世界营养师大赛中国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行业主题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第104届糖酒会将继续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举办,主办方将在线上打造聚合展览展示、商贸预约、洽谈交易、导览资讯、展商及观众预登记、直播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平台,为参展参会客商带来“数字展会”的观展体验。
6. 茶叶目标市场分析范文
1、学生消费群体:现在很多奶茶店都是把学生群体作为主流额目标用户人群进而定位奶茶店的市场。因为学生们比较倾向选择价廉物美的奶茶,所以奶茶店的产品价格要比较实惠,选择要丰富,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通过增加店面来消费的客流量,从而让奶茶店更好地发展。
2、小资消费群体:对于小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都市白领,比较讲究小资情调。所以奶茶店的经营者要花点心思在店面环境的设计上,产品也要更有特色。提高了这些小资顾客们的用户黏性,奶茶店的营业额自然不成问题。
3、高端消费群体:如果奶茶店的目标客户是高端人群,那么环境是需要非常注重的,环境要宽敞私密。相应的,产品的口感、包装方面也要讲究档次感。这样的奶茶店顾客群体不需要很大,但是一定提供好的服务体验,才能留住更多的回头客。
7. 茶叶的目标市场分析方法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