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茶加工生产线设备
采茶机;用采茶机将茶树上的新鲜嫩叶进行采集。
茶叶烘干机械:烘干机;通过烘干机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蒸发茶叶中水分,使茶叶干燥。
捡茶设备:捡茶机;用捡茶机拣剔茶叶中的茶梗、筋与杂物, 提高茶叶净度。
茶叶包装设备:茶叶分装机;对茶叶进行自动包装,实现内外袋同时包装,提高了生产效益。
2. 全自动绿茶生产线机械
茶叶经过采摘后需要茶农对青叶通过炒茶机进行炒制,现有技术中,大多还是采用单台炒茶机单独进行喂料、炒制、收集等炒茶工序,平均每人最多只能操作2-3台的炒茶机,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人力成本;尽管有些茶农将炒茶形成流水线式工艺,其喂料方式也不够统一,需要人工判断每台炒茶机的工作进程,并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炒茶机进行喂料,很难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炒制,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并致使茶叶的制造成本增加,还使得炒茶效率低下,无法实现炒茶流水线的全面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炒茶流水线,真正实现了全自动化连续炒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炒茶流水线,包括提升机、投料车、若干台炒茶机、两台平输机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提升机包括设于底部的提升机进料箱、设于顶部的提升机出料箱、输送带一,所述输送带一被倾斜设置以能够被驱动以自提升机进料箱向提升机出料箱方向移动,从而使承载在输送带一上的茶叶材料被输送至提升机出料箱内,所述提升机出料箱内水平设置有输送带二,所述提升机出料箱底部在输送带二的输送终端设有开口,供输送带二上承载的茶叶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向下掉落时通过;
所述投料车包括导轨和车体,所述导轨水平设置于所述提升机出料箱的下方,所述车体被设置以能够被驱动以沿着导轨移动;所述车体上部开口,用以接收提升机出料箱输送出的茶叶材料,所述车体内部水平设置有输送带三,所述车体底部位于输送带三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供输送带三上承载的茶叶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向下掉落时通过;
所述炒茶机分为两排,分别并列放置于导轨下方两侧,所述炒茶机包括储料箱、炒锅和炒茶机出料口,所述储料箱上部开口,用以接收投料车输送出的茶叶材料,所述储料箱内部水平设置有输送带四,所述储料箱底部位于输送带四的输送终端设有开口,供输送带四上承载的茶叶材料在输送过程中掉落至炒锅内;
所述平输机分别设置于两排炒茶机的炒茶机出料口下方;所述平输机包括输送带五,用以输送经每台炒茶机炒制完成的茶叶材料;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脑主控板和设置于输送带二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脑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脑主控板分别与各输送带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上述结构中,提升机将待炒制的茶叶材料从底部的提升机进料口输送至顶部的提升机出料口,提升机出料口内部的输送带二再将茶叶材料输送并投放至投料车中,投料车可移动至需要被喂料的炒茶机上方,将茶叶材料通过输送带三投放至炒茶机上部的储料箱中,再由储料箱中的输送带四投放至炒锅内进行炒制,最后经过炒制完成的茶叶将通过炒茶机出料口被投放至平输机上,由平输机将其统一输送至一侧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提升机的输送带一分为提升机进料箱内的水平段、上升段、提升机出料箱内的水平段。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提升机的输送带一表面水平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为棱柱状,防止茶叶材料在上升运输过程中滑落。
3. 绿茶加工工艺
不同烘焙方法
焙茶机(烘箱)烘焙
利用焙茶机烘焙茶叶,为目前台湾使用最广泛的茶叶烘焙方式。焙茶机栱焙系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基本上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其优点为:
机具发展成熟及量产化,具多种规格、型式可选择。
温度控制最为准确,正负温差很少超出5℃。
操作容易,且省时省力,烘焙容量和效率高。
不需专业操作技术。
由于焙茶机操作简易又烘焙容量大(效率高),同时不易面临烘焙失败之缺点,所以目前仍为台湾茶农及茶工厂使用最为广泛的茶叶烘焙机具。台湾目前农村劳力缺乏,工资昂贵,利用省时省工的焙茶机烘焙为最佳选择,唯利用焙茶机烘焙之茶叶,其质量略逊于炭焙或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所烘焙的茶叶,贮藏性亦相对较差。
电焙笼烘焙
电焙笼烘焙系由早期炭焙延伸而来,唯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相较,两者俱为传导方式加热。利用电焙笼焙茶,其烘焙质量并未有明显优于焙茶机烘焙者,其贮藏性亦未呈现较优之结果。反之,电焙笼烘焙茶有下列缺点:
作业效率和烘焙容量明显低于焙茶机。
正负温差远较焙茶机大。
属开放式静态烘焙,较费电力和能源。
不易控制质量。
因此,整体而言,在讲求省时省工之前提下,利用电焙笼烘焙茶叶并非最佳选择。
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烘焙
本烘焙方式与单纯电焙笼焙茶之不同,在于另附可放射远外线之面板于电热丝上层,藉红外线加热(系辐射加热)可同时加热物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由试验结果显示,电焙笼(附装红外线面板)烘焙所得质量较焙茶机或单纯电焙笼佳,贮藏性亦略佳。唯所面临之缺点如同电焙笼,即作业效率及烘焙容量较低,且较为耗时费力。
炭焙
炭焙基本上为早期电力不足时所使用的茶叶烘焙方式。其操作过程繁复,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之茶叶烘焙方式。以目前台湾农村劳力缺乏之状况,耗时费力的炭焙实已不合时宜,且温度不易稳定控制,因此很容易操作失败,导致烘焙质量劣化,成品带烟焦味。而不同炭材对烘焙质量之影响,龙眼炭优于相思炭,唯龙眼炭量少,虽质量较优,但炭材较不易取得。整体而言,炭焙虽有优点,可得特殊炭焙风味之成茶,其贮藏性亦略优于其它焙茶方式,但有作业效率低及操作易失败又耗时费力等缺点,因此并非是最有效且经济之茶叶烘焙方式。
基本上茶叶烘焙为一相当兼具破坏性及建设性之加工流程,必须费心掌控,否则稍一操作不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如何确切掌握包种茶烘焙技巧,如同包种茶之制造技术,并未有一定规则模式可循,换言之,包种茶之烘焙技巧并非一成不变。除了爱心、耐心、细心,再加上经验和学习之外,茶叶烘焙三种技巧与方向列于后,以供各位参考运用。
毛菁做茶,看茶焙茶:
一般高质量清香茶,不宜采高温长时间烘焙,宁可采低温短时间烘焙,以保留高质量茶原香为原则,即以去除不良菁臭味或杂味为首要。反之,中次级茶除了可藉烘焙去除不良风味外,亦可藉烘焙衍生怡人的焙火香味,增进中次级茶之香味质量,因此中次级茶可行较高温度和长时间烘焙。
依消费市场导向,决定焙火桯度:
茶叶应焙火至怎样的程度(火侯),即应采几度烘焙?烘焙时间多久?基本上很难有一定论,应取于决于消费市场之嗜好趋向,再决定焙火程度会是最佳选择。
包种茶最适烘焙之临界温度介于80℃~120℃之间,低于80℃或高于120℃皆不太适当。
4. 绿茶生产技术
茶按制作工艺分为再加工茶、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红茶七类,其中再加工茶是以传统茶为基础,并加以吐芬芳的花蕾,经过窨制、拼合制成,而传统的基本茶类有六大,亦是我们常见的饮用茶品,如绿茶中的西湖龙井,红茶中的滇红,白茶的白牡丹,黑茶的安化茯砖茶等。
中国的七大茶按总体上分为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便是六大茶系,工艺分为从不发酵、轻度发酵、半发酵、完全发酵和后发酵,口味、香气和韵味各不相同。
寿眉茶的制作工艺
采摘:对于寿眉茶来说其采摘的最佳时间段是在清明至谷雨之间,采摘的标准为初展出的一芽一二叶为主。
杀青:采摘好的鲜叶经过挑拣,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及不好的茶叶,摊放3小时左右,然后将茶叶放入温度为130摄氏度左右的炒锅中进行杀青。
搓条:杀青后,将寿眉茶进行搓条,降低其含水量,使毫毛显露,炒锅的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搓条的过程中力度要掌握好,避免将茶叶弄坏。当茶叶的干度差不多在七成时,降低锅的温度到50摄氏度左右,然后进入煇锅这个步骤。
煇锅:这个步骤是为了让寿眉茶进一步成型,使茶叶足够干燥。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炒的差不多茶香清香持久,茶叶干度足的时候就可以将其起锅摊凉贮藏了。这样寿眉茶就制作好了。
5. 绿茶加工生产线设备选型
为了方便和提高观赏性,冲泡绿茶通常比较适合用透明玻璃杯。
常用的冲泡方法有上投、中投与下投三种方法。
1.上投:先倒水,后投茶。
目的:解决部分茶叶因水温过高容易被烫的问题,但对茶叶要求比较高。
适用:如信阳毛尖、恩施玉露等细嫩度极好的绿茶。
2.中投:先倒容器三分之一量水,然后投茶,再倒满容器。
目的:一定程度解决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方法相对复杂些。
适用:一些细嫩但很松展或很结实的绿茶;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
3.下投:先投茶,然后倒水,这个方法比较常见。
目的:茶叶舒展快内含物易浸出,茶香散发完全。
适用:嫩度相对较差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