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绪年的紫砂茶壶图片(光绪年间的茶壶值钱吗)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3-02 02:32   点击:26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光绪年间的茶壶值钱吗

  以石瓢命名的紫砂壶大,都是古今紫砂壶艺家的经典之作。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的曼生石瓢,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的景舟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身梯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也是当今壶艺家给砂壶命名石瓢的主要依据。   在有关曼生壶的史料中尚未发现有石瓢的记载,倒是在一把既符合三要素又在壶腹镌有铭文的紫砂壶上发现了曼生为此壶的命名。该铭文7行14字:不肥而坚,是此永年。曼生作瓢壶铭。这就是说,这种壶最初的称谓是瓢壶而非石瓢壶。   陈曼生缘何以瓢冠此壶之名呢?笔者认为:在各式曼生壶中多有以葫芦为原形的壶,如:葫芦壶、匏瓜等。陈曼生可能就是依据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为瓢壶的。当然,为使用方便实用,成型的瓢壶与原形相比,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为方便提盖子,便于清理茶渣,壶盖为压盖,壶口为阔口;为使用摆置稳当,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使重心下垂。不知这样的推想是否有点道理。   瓢壶何时改称石瓢壶?有文章说,这应该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改称‘石瓢’,从此沿袭均称石瓢壶;又说陈曼生与朱石梅分别在其参与制作的瓢壶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也是顾老为之更名的直接依据。根据文章作者提供的资料,笔者却看不出顾景舟先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是改称石瓢的缘由。   弱水三千,仅饮一瓢,语出《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从此,此语成为爱河情海中的一句套话。就凭这样一句古语,笔者实在找不出与石瓢,特别是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过笔者从曼生石铫壶上的一则铭文却得到了一点启示。   石铫壶铭文曰: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周,字仁熟,宋泰州人,元初苏东坡举其为郑州教授),铭文的意思是说,石铫壶的制作是用紫砂泥制作而成,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紫砂壶,而不是周那时候制作的那种石铫。周那时是什么样的石铫呢?未见遗物,不得而知。但周曾赠苏东坡家藏石铫壶,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石铫呢?我们从苏东坡的《坡公谢周仁熟惠石铫》诗中可以得到一点相关的信息。石铫诗说:周惠赠给苏东坡的这柄石铫壶的材质既不是铜也不是铁,而是颜色较深的,导热性差的石材,因为茶汤已经煮沸,而龙头拒火柄犹寒。作为吊在炭火上的烹煮器具,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而砂铫尚焉(清?震均《茶说》)。紫砂泥经高温烧结,其坚硬如石,将紫砂铫命其名为石铫壶当在情理之中。以此类推,将紫砂瓢壶改称为石瓢壶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铫与瓢的历史情况不一样。   在曼生之后的同治、光绪年间,还出现过一种名为石瓢的紫砂壶。上壶出自制壶艺人王东石之手。   王东石造壶得古法,刻工精细。他所制作的石瓢壶,状如瓢虫,中腹纵径将壶身一分为二,恰似虫翅,钮漏双孔,肖状虫目,紫铜色泽与虫色相似。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壶身有海派大画家任伯年的铭文书法真迹:石瓢。光绪己卯仲冬之吉,横云铭,伯年书,香畦刻,东石制,益受先生清玩。横云为海派画家胡远,曾请东石在家中制壶。胡与任伯年关系甚密,经常往来,两人皆爱紫砂壶。东石制壶,请任伯年题写铭文是很自然的事。由此可知,胡远为此壶命石瓢之名,由任伯年书写。

2. 大清光绪年制茶壶

“贡局”是清末外销泰国的宜兴紫砂壶上常见的款识,晚清外销泰国的款式,基本为光素简洁造型,然而做工精巧,比例得当,大多数出自当时优秀的紫砂艺人制作,是宜陶又一珍品,受闽、潮功夫茶的影响。朱泥小壶在南洋新、马、泰盛行。

史载,光绪年间,泰国国王拉玛五世在宜兴定制了一批紫砂壶,壶底印有泰文“拉玛五世”或楷书“贡局”的字款,壶盖和壶柄偶有陶工名款,这批精致的紫砂壶,除泰国宫廷和皇族自用外,;拉玛五世国王亦赠于泰国一家皇家寺庙使用,订数不多,颇为珍贵。

3. 光绪年间茶叶罐图片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 。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变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经常还出现有气泡及脱釉现象。白釉不如嘉、道时洁白,而逐渐变成了白中微闪灰颜色。

4、窑变红釉,这时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兰紫色彩斑,越变越少,而红颜色的面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几乎看不到兰紫色斑了。 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窑变红釉的演变过程是:雍正是兰色多于红色:乾隆时是兰色少于红色;嘉、道是红色多于兰色;咸丰以后是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到光绪、宣统时是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

5、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

6、由咸丰到宣统这一时期,粉彩发生了显著变化。粉彩的料质由精细变为粗糙,粉彩的颜色由浓艳变为淡浅。①咸丰、同治时,粉彩的含量比较多,彩粉比较浓厚,而且在精细粉彩器物上,往往还描绘金彩,所以此时粉彩表现得十分艳丽:②光绪、宣统时,粉彩含粉量减少,粉料非常淡浅。

7、软彩,是同治晚期出现的。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软彩器物,只有民窑有,宫窑软彩尚未见到。

8、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此种色彩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淡之特征。它是光绪末期,宣统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色彩。

9、纹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气活泼之感。

10、官窑纹饰绝大多数是工笔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八大山人等著名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11、这时纹饰还有五伦图、二十四孝图、司马光击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状元及弟、马上封候、三星人、福禄寿等。

12、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蝴蝶、狮子、禽兽、云蝠、龙云、龙凤、白菜、三果、八宝、八卦、博古、钟鼎、九桃、缠枝莲花、缠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寿字等。

13、纹饰中的喜字,在威丰、同治和光绪时期都极为盛行.此种青花双喜字特点,在几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咸丰时,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比较工整,笔道也较细②同治时期,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就不大工整,笔道渐宽起来了;③在光绪时期,双喜字书写的极不工整,不但笔道较宽,同时字体也变得模糊了。

14、这时期的耳饰主要有:狮耳、兽耳、象耳、蠕虎耳等。

15、彩地绘画、彩地开光、彩地轧道及绿里、绿底等纹饰的品种不大时兴了。

16、咸丰、同治时期,哥瓷器物上,特别盛行铁花装饰,光绪时较少。

17、光绪、同治时期,小鸡、小博古的花纹装饰较为盛行。

18、金字的喜字和双喜字,在同治时比较盛行。

19、光绪、宣统时期,大博古、钟鼎插花、校子花、富贵白头、天女散花比较普遍。

20、由咸丰开始直到宣统,除小部分瓷器制作较精细外,而大多数器物都较以前几朝变粗,更不如雍正、乾隆时的资器那样细致。这时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属于瓶、尊等各种类型的陈设减少,而多数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实用品,如胆瓶、天球瓶、串带瓶、将军罐、粥罐、鸟食罐、香炉、鱼缸、花盆、水仙盆、脸盆、一品锅、捧合、节合、油合、扎斗、水壶、印合、笔洗、笔筒、帽筒、茶壶、茶碗、茶叶罐、酒温、酒蛊、盘、碟、扣碗、羹匙、烟壶、瓷枕、绣墩、挂屏、以及三星人、八仙人、观音人等。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胆瓶、茶叶罐、帽筒、茶壶、茶碗和成套的盘、碗等器物比较盛行。胆瓶不仅有150 件、300件、500件,还有1000件的大地瓶。

清咸丰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高5.8cm,口径10.5cm,足径4.8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以斗彩描金装饰。近口沿处绘变形回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头纹,圈足外墙画青花双弦线。外底署矾红彩楷书体“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独具特色,即外壁六朵花均循青花轮廓线再勾描金彩,金彩的使用协调了各种彩料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使画面显得柔和悦目。

清咸丰 粉彩八仙人物图双蝠耳瓶:圆口短颈,丰肩,肩饰双蝙蝠衔环耳,腹下渐收,圈足,器形新颖别致。瓶内及底部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一周,颈部及肩部以胭脂紫釉为地,上绘粉彩缠枝花卉纹,间以绿彩连珠纹相隔,与腹部纹饰以变形回纹相隔,肩部以墨彩描金饰蝙蝠耳,腹部主题纹饰一面为福禄寿三星图,福星手持如意,面露微笑在侍女的陪伴下悠然自得,禄星手持书卷,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寿桃,三星笑逐颜开,一小童双手持灵芝尽情玩耍。另一面绘八仙各自手持法器,齐聚一堂,空中仙鹤飞翔。整体寓意吉祥,色彩柔和典雅。底部松石绿地上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咸丰一朝在位短暂,所烧官窑器更为稀少,粉彩瓷的烧造工艺,色彩运用虽已不及雍、干粉彩,但此件粉彩瓶绘工精湛,保存完好,尤显弥足珍贵。

清咸丰 仿官釉八卦瓶:咸丰朝为清代官窑瓷器史上,生产数量和品种最为稀少的时期。据《清文件》记载,咸丰帝即位后削减官窑瓷器生产数量和品种,前期仅生产了五千余件瓷器,其中品种最多的才有二百余件,最少的更仅有十二件,故咸丰官窑器物历来即被视为珍品。琮式瓶,清代又称“四方八卦瓶”,是从宋代起,仿照商、周玉琮加以变化而烧成的一种特殊器型。拍品器身通施仿官釉,釉质肥厚,开片自然交错,形如冰裂。器底书青花“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款字清秀工整。

咸丰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瓶撇口,长颈,垂腹,圈足。主题纹饰以青花绘芭蕉洞石、翠竹栏杆,辅以蕉叶、忍冬、变形如意云头、变形莲瓣、朵花纹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咸丰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颈变粗短,腹部加大,是清代晚期玉壶春瓶的标准式样。绘竹石芭蕉园景图的玉壶春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官窑,清代自康熙朝始成为传统品种,沿袭至宣统。咸丰官窑瓷器存世较少,此瓶造型优美,青花淡雅,纹饰疏朗秀丽,工艺不逊于前朝。

绿地粉彩开光花鸟纹方瓶:高29cm,口边长9cm,足边长8.8cm,瓶呈四方形,撇口,折肩,腹部渐收,方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淡绿地粉彩缠枝花卉纹,瓶颈与瓶腹均四面开光,颈部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纹,腹部长方形开光内绘花卉鸟兽等吉祥寓意纹样。外底松石绿釉地上署矾红彩楷书“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这样的方瓶成对制作,应当为宫廷中的陈设用瓷。

青花八宝纹花盆:高17cm,口径22.3cm,足径13.3cm,盆口菱花状,微撇,短颈,圆腹,底有4个如意形足。颈、腹分绘八宝纹,八宝间均绘折枝莲花数朵,足外壁绘卷枝及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识。此器是晚清花盆的标准式样,胎体厚重,造型饱满古朴,青花艳丽泛紫色,纹饰排列井然有序,是咸丰朝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厚德堂藏品鉴赏:清咸丰款锦地开光粉彩仙女图长颈瓶,高48cm。

4. 光绪年间茶壶值多少

光绪瓷器底部,除了沿用传统样式外,新创的器型有官窑荷叶式盖罐和加铜丝提梁的茶壶,以及器体较大的盆、碗、面盆、花盆及“大雅斋”款的瓶、盆之类,制作规整,样式较多。底款是区别的明显特征。

5. 光绪年间的茶壶值钱吗图片

俞国良的紫砂壶作品拍卖成交率没有专门的机构统计过。参考资料如下:

就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专业职称作者的作品价格走势最好,普遍以每年30%―50%的幅度攀升。

近期俞国良紫砂壶成交价格

清末民初 俞国良款、溥心 575万 北京保利

民国 俞国良制朱泥四方传 172万 中国嘉德

民国 俞国良制朱泥四方传 161万 上海汉风

民国 俞国良 朱泥线圆壶 201万 北京保利

清光绪二十九年 俞国良制 104万 上海汉风

民国 俞国良紫泥线圆壶 410万 中国嘉德

凡有收藏公司或拍卖公司找你,可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先留意它的公司名称,如没“拍卖”两字,都是无拍卖资质的公司。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企业名称里必需含“拍卖”两字。

第二,送拍时留意拍卖公司收不收前期费用,前期费用超仟上万的,要回拍品,调头走人。以免上当受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