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普茶叶专营店为什么这么便宜
普洱茶历史如下:
1.周朝:庆春堂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2.唐朝: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
3.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2. 思普普洱茶怎么样
答: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1、普洱茶简介:
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2、普洱茶历史发展: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帆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故称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云南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
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公布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3. 思普的茶叶为什么便宜
如果要论云南普洱茶电商的鼻祖的话,恐怕要属书呆子莫属。众所周知,书呆子是2006年成立的,是靠淘宝起家的。闻如其名,书呆子这个品牌最早在淘宝上却不是卖茶的,而是从卖书的转向卖茶的,要不然书呆子也就不会叫书呆子了。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书呆子不是传统的茶叶品牌而是电商品牌中的淘品牌。
书呆子可谓在业界一直是神秘孤傲的,几乎很少与其他电商有交集,甚至从不参加任何茶博会,不花钱打任何广告,以闪闪两“金冠”笑傲普洱江湖。令人叫绝的还不止于此,它还是“全云南省所有行业淘宝店‘第一家金冠店’”,这是有据可查的。
就综合而言,云南做淘宝的普洱茶电商中能达到两个金冠以上的也没有几家,最低调又有实力一个是新益号(也就是新购),另一个就是孤绝江湖大名顶顶的“书呆子”。像当年的才者、彩程、思普这些都不可与它同日而语的!
书呆子目前整体的网上店铺有好几个,而支撑整个系统运作并能吸引强大流量,销售额巨大的至少就有三个,其中包含B店(书呆子旗舰店),淘宝店(书呆子普洱茶品牌店)是它最为核心的店铺。
B店—天猫(书呆子旗舰店)
B店的整体规划和运营主要集中在线上的“自由品牌”——书呆子的产品上,无论是拉流量的、做活动,还是去库存,无不在显示着书呆子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如果你上天猫去看他的店铺,会发现这是一个有很明确目标且很有指向性的店铺,从上架产品到铺货的纵横来看,无疑都是在以“书呆子”为中心展开的。据不完全统计,书呆子天猫店的销量仅次于它有两个金冠的淘宝店,而且最赚钱的就是天猫店,并且在产品的分化和聚合上有着严格意义的划分。
淘宝企业店(书呆子普洱茶品牌店)
打开它的淘宝店铺,首页就显示着十多年的“双金冠老店”近二十万人关注,这句淘宝电商店铺的宣传语在普洱茶电商中绝无仅有的,而且不仅是十多年,还有更吸引人是它的关注人数,这绝对又是一大让很多做淘宝羡慕嫉妒恨的强大流量,直接把很多做普洱茶的店铺秒成渣渣。
对于书呆子的店铺的商品运作模式表面上看,你可能觉得它与其他很多店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你仔细的研究它,会发现奥妙尽在其中。
例如将产品细分为品牌茶、礼品茶、高端收藏茶、大众口粮茶、特色茶五大块(做活动时除外),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需求。
一般店铺商品的运作模式是“倒金字塔”产品,正“金字塔”盈利,但再深一步研究的话,会发现书呆子并这么简单,它是“金字塔”伴“梯形”的双重运作模式,无论是颠过来,还是覆过去,整体收益都集中在中间,而且无论怎么变化,都盈利其中。
所以书呆子在贯穿这一条运营思路和发展战略上,让它在一直居于线上而后深耕云南茶行业,并且长期以来做大做强是有原因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书呆子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依靠线上强大的体系,年销售过千万。并此后在电商领域一直处于孤绝的王者之位,即便是像思普那样曾经在业内非常有名的电商大咖,现在的“吉普号”来说,论起家底和实力来,还真不如书呆子。它才是业界不叫嚣而闷声发大财的电商之王。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2011的时候,淘宝茶叶电商在普洱茶行业才开始爆发(商家的数量),但是做得好,能销售千万量级的电商却寥寥无几,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直接没有。然而书呆子就做到了年销售千万,这行业绝对是一个传奇!
并且据业内传闻,因为书呆子做电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资金,就现金储备量在2016年就到达了7000万以上,而流动资金更是一笔不可预估和琢磨的数字。可想而知,书呆子在普洱茶行业的家底有多么雄厚。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即便是普洱茶市场起起伏伏,价格涨涨跌跌,但是对于拥有丰厚身家,“老底子”充足的书呆子来说一点也不影响。好的时候,适当扩张,不好的时候也只是适当的收缩而已,其根基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因为外部的因素而动摇过,有也是内部的问题。
但是,虽然书呆子在线上做得很牛逼,可以横向无阻,独树一帜,但是对于线下这一块强大的肥肉,它始终是垂涎三尺的,然而有着多年线上经验的书呆子在这块却涉足较少,显得有些经验不足。
从2014年起,书呆子茶业打造了它的下线品牌“无墨记”,“无墨记”品牌的打造无疑是对线下渠道的探底,同时进行市场开拓的重要表现。
但是对于做惯了线上,大流量又赚钱快的书呆子,在这块显然是经验不足的,不管是从产品结构的构建上,还是市场的宣传推广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导致出来的无墨记,并没有在业内引起太多的关注和轰动,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就是到如今,同比其他线下品牌也很平常,甚至近两年来线上的名气被后来者追赶上,但是不乏它也是云南曾经的电商之王。
然而从书呆子的运营思路和成功道路上,不难发现,具备什么样的“基因”,就能做成而且做好什么样的事情。不具备做线下的基因,轻易的涉足这个领域,那么即便是有钱那有又能怎么样。
同样对其他做惯传统的品牌来说,要想短时间内在电商领域突飞猛进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基因”——本质,就不具备做电商的潜质。除非经过多年的试水和不断变革,才有可能做起来、做成功,否则,即便有钱也能难做起来。比如大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08年的时候,大益就开始涉足线上电商这块,但是也没能短时间内笑傲江湖,直到2015年底,“益购商城”的改版重组,近八年的时间才使得它改变多年建立的强大的经销模式,使之产品在线上有了60%—80%以上的控制权,不然,之前虽然也能在淘宝天猫上卖货,走货,但其模式还是依靠线下经销渠道进行的。
那么从这些大品牌在电商领域的探索中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书呆子即便拥有强大的线上,也很难在线下有一片广袤的天地了。因此,有着图书业务出身,一直虎踞龙盘,“冠绝”普洱江湖的的书呆子来说,时代的变革,必然引领其发展走向。否则,何来王者之说。
4. 为什么网上的茶比实体店便宜
实体的品质有保障一些 另外房租人工也是需要钱的呀。
5. 普洱哪里买茶叶便宜
因为普洱的种类有很多,有新的有旧的,还有就是分辨真的或者假的在网上卖的东西的话,商家的证件齐全不齐全,如果说非常便宜的话,那可能这个普洱就不是正宗的。
最便宜的台地茶大概十几元一公斤,几十元一饼(以357克的生茶为例)买到的很可能就是台地茶,也许有些"良心"商家会给你掺一些大树茶,但基本就还是台地茶。若是再便宜,那只能说卖的根本就不是茶,可能就是破树叶子罢了。
6. 茶叶店的茶有便宜的吗
拼多多茶叶便宜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因为它的茶叶都是当地之基采摘后没有其他的手续直接发货的,所以它避免了。
资金的浪费,所以到客户手里后,它的价钱也会变便宜,所以喜欢喝茶叶的朋友可以去拼多多购买了,他的茶叶质量都挺好的,因为他是包不满意包退货的,如果你不满意的话是可以退货的。
7. 思普茶叶专营店为什么这么便宜呢
宁洱有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等。
以汉族,哈尼族,彝族居多,所以宁洱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辖7乡2镇,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占总人口的81.5%。居住着汉、哈尼、彝、傣、回、拉祜、白等1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于2007年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而来。
宁洱地处云南思茅地区腹地,是连接内地和边地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要道。
旅游资源
宁洱拥有集“山、水、林、洞、寺、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龙潭、龙洞、太乙洞、温泉旅游线;向北有东洱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最近,建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县正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着手制定总体规划。“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誉为“中国第一碑”和“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纪念园已建成开园。普洱是“两日游”、“三日游”的理想胜地。
地方特色
宁洱有地方特色甜瓜、精品西瓜、蛋糕、普洱茶、五金饰品,饵块和磨黑槟榔芋、民安红薯等,其中尤以普洱茶天下著称。古老神奇的茶史传说,古朴而又形式多样的民族茶饮习俗,真诚热情的茶礼交往,优美浪漫的茶歌茶舞,陶冶情操的茶诗茶,使您流连忘返。
区位优势
宁洱具有相对明显的区位优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跨北回归线,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昆曼国际大通道与弥宁公路、景宁公路在宁洱交汇,是滇南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交通要道。这里地沃物厚、资源丰富。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热区土地面积240万亩,占44%,宜林、宜农、宜牧荒山灌丛175万亩,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4103.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42%,人均林业用地面积22.9亩;森林覆盖率74.04%,活立木蓄积量2075.85万立方米,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11.6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53.7万千瓦。
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是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已有278年历史。
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使宁洱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茶事兴旺、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文化昌盛的普洱茶生产、加工、贸易中心。这里地灵人杰、人文昌盛。建有百年老校—— 普洱中学,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中学,点燃了思普区第一颗革命火种,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培育了全国英模张培英和著名彝族电影演员杨丽坤;建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 2006年6月10日,该碑被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17日,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8. 为什么网上卖的普洱茶叶那么便宜
一、不知名产区的夏茶,由于夏天雨水多,温差大,茶叶生长迅速,长得快,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夏茶滋味淡薄,苦涩重而难化,所以春夏秋三季的茶夏茶最便宜,如果加上是不知名产区的茶,例如是临沧茶区的一些不知名产区的,完全可以把成本压到很低,所以很多二三十块左右的茶都是这样,做出来除了味道差点,品相差点,倒是还能喝。
二、边角料,这种茶就是不管质量反正便宜就给我拉过来,用的人家用剩的边角料,多少质量有问题或者做工品相存在问题的,这种一看就看得出,反正就是很差的料子,味道不好有异味也是正常的事,有时为了掩饰还会专门做个撒面,里面全部都是梗老叶红叶之类的。
三、工艺粗糙或加工工艺存在问题的茶,由于加工很粗糙,静电除尘那些程序都直接省掉的,或者某几项工序出现问题的,例如炒青炒焦了等等,只能进行低价处理的茶。
四、仓储出现问题的茶,这种茶由于轻微湿仓了或沾染异味了,急需折价处理,于是不管有没年份或是不是品牌,都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进行出售。
这四种就是网上常见的低价茶来源,按一个正常的商家来说有什么一个促销活动会长期把好茶低价出售再想引流也不会这么干,人家最多就搞搞活动让利来引流,会整天99块8块茶这样卖吗,不可能的。
所以太低价的茶我建议大家还是别信了,谁都不傻,茶农也一样,他茶叶辛苦种出来再去找人加工, 能卖五六十块的还会二三十块卖给你吗。
9. 思普茶叶怎么样
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地方特殊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瑰宝。
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直至明清时期普洱茶才被世人所知,这就使得人们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认知不多。
银生茶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普洱茶最早被称为“银生茶”。
“普洱”由来
唐朝时普洱的产区属于南诏国银生节度称“步日睑”。“步日”据研究是佤语“濮人兄弟”的意思,就是指布朗人。我们也都知道“濮人”是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元朝时期,改称“普日部”,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普洱地区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也是普洱茶早前的名称之一。
鼎盛时期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清朝时普洱茶作为贡茶,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各产茶区的普茶和原料通过茶马古道在普洱汇集和交易后转至北京、西藏、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由此普洱茶开始扬名海内外。
10. 思普茶叶专营店怎么样
编号和茶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第一、二码表示茶青的配方;第三码表示茶青的级别;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1为昆明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8为海湾茶厂,6代表福海茶厂)。
例:1、大益的7242可以解释为:72表示72年茶青配方,4表示茶青为4级,2表示勐海茶厂。
2、昆明茶厂一个代表性的产品中茶7581砖,75代表它的配方年份,8代表茶青级别,1是代表昆明茶厂。
市售现存普洱老茶一览表关于普洱茶的品级,在清朝以前应属于“文献级”,目前已无任何茶品存留。清朝中叶以后为“贡茶级”,以今日杭州茶叶研究所珍藏、雍正年间产制的“普洱金瓜贡茶”为代表。
清末后为“号字级”,有民间产制的“同庆号圆茶”、“宋聘号圆茶”等流传,茶品约一百年左右。而“印字级”则以产制于四十年代的“红印圆茶”与五十年代的“福禄贡茶”等茶品为代表。
40年代以前茶品代表:福圆昌圆茶、车顺号圆茶、红芝圆茶、末代紧茶、敬昌号圆茶、宋聘号圆茶、鸿泰昌圆茶、同兴号圆茶、鼎兴号圆茶、普庆号圆茶、同昌号圆茶、可以兴砖、早期红印、早期绿印
50年代茶品代表:福禄贡茶、思普贡茗、江城圆茶、后期红印、黄印圆茶、圆茶铁饼。
文革时期的印字级茶砖,下方清楚可见“革命委员会”字样。
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作为40年代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
市场上出现了1980年出产的"班禅紧茶"。而班禅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关茶厂视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禅紧茶"。
市场上所谓1970-1980年的"凤凰沱茶",标明是南涧茶厂出产的。其实南涧茶厂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事实上,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标号只有7581、7811两个,而且从未在包装上印过标号。有些号称1967年出厂,或是文革期间出厂的,也不可信。
市场出售的号称50年代生产的"铁饼"。其实这种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博物馆在"银毫沱茶"下标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实"银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