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就是贾母喜欢那种活泼可爱、灵巧伶俐的孩子,她和贾母、凤姐、宝玉本质上是一类人,也是人群中的“开心果”活跃气氛的高手。
林黛玉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高雅的品位和有趣的灵魂,更难得她真诚善良,体面大方,善解人意,虽然有点傲娇清高,也都是女孩子的小脾气。
就连她哭闹发脾气,也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不是无理的撒泼耍赖,而且就算她和宝玉闹别扭,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还能主动认错,仅这一点很多女孩子都做不到。
林黛玉因为体弱多病、父母双亡只能寄人篱下,她也的确是敏感多思的性格,但是她绝不是那种整天就知道哭哭啼啼,无理取闹的姑娘,否则不仅贾母不会喜欢她,连宝玉也难以爱她爱得刻骨铭心,凤姐更不可能和她整天说笑打趣。
《红楼梦》中林黛玉笑远比哭要多,而且诙谐幽默,反应机敏宝玉曾当众对贾母说过:“若只有伶俐的可疼,那这里也只有林妹妹和凤姐姐可疼了。”可见黛玉平时在贾母面前表现出的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跟凤辣子是有的一比的,要不然宝玉不可能这么说。
书中描写林黛玉在人前说话一般都是“黛玉笑道”,全文检索,宝玉笑的次数是最多的,其次是贾母,黛玉在前八十回中比宝钗笑的都要多,比凤姐笑的也要多。
黛玉打趣史湘云咬舌子,就是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黛玉夸宝玉写的字好,也是黛玉笑道:“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们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
黛玉感谢凤姐给她茶叶,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
只要通读原著的读者自然知道,黛玉爱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黛玉除了在人前说话就笑,她在贾母等众人面前也从来不会愁眉苦脸,而是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带头说笑玩闹打趣,十分的诙谐幽默,比凤姐还会逗大家开心。
黛玉给宝玉屋里调解矛盾,笑着一句话就化解了宝玉要撵晴雯,袭人难堪的局面。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黛玉打趣探春的笔名是“蕉下客,又解释了一遍,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刘姥姥而进荣国府,贾母两宴大观园之后,林黛玉和众姊妹在一起说笑,是活跃气氛的人群焦点人物:黛玉先是在姐妹们面前开刘姥姥的玩笑,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又打趣惜春要画“携蝗大嚼图”,还打趣惜春“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慢慢的画”,逗得大家笑得东倒西歪。
然后黛玉还甩锅李纨,李纨笑着骂她“回回领着头闹,闹得众人笑了,又派我的不是”。“回回”二字,可见林黛玉平时就是众姊妹中负责活跃气氛的高手惯犯。
接着黛玉还打趣宝钗,把一向端庄稳重的宝钗都撑不住了,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求饶也是非常有趣的,她拿之前宝钗劝她的事情来开解,说“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
不仅宝钗不好意思再为难她,众人也都笑着说:“说的好可怜见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他罢。”
可见黛玉平时在众姊妹中是十分受欢迎的“小开心果”,虽然她“喜散不喜聚”,但是依然很积极的参与大家的聚会,并且非常活跃,自己生病了出不了门还经常盼着姐妹们能来陪她说说话。
所以,大家也经常一起来潇湘馆找她一起玩,就算她病了精神不济,礼数上照顾不周,大家也都愿意包容她。当她缺席聚会的时候,连迎春都能关注到她说:“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则会亲自去潇湘馆去找她,湘云后来和她成了知心姐妹,就连孤僻的妙玉也愿意和黛玉一起作诗,请她喝茶。
如果林黛玉真的整天就知道愁眉苦练,哭哭闹闹,言语刻薄,耍小性子,又清高孤傲瞧不起人,不爱跟大家交往,那姐妹们嫂子们都会对她敬而远之,根本不会这样笑着闹着相处融洽,对她这样关切和包容。
林黛玉通身的贵族气派,落落大方,在外人面前言行举止妥帖体面黛玉出身勋贵的列侯世家,父亲是探花郎,老师是进士出身,她是真正的名门贵女,书香千金。
她五岁启蒙,见过大世面的老师贾雨村觉得她非同凡响,她六岁进贾府,王熙凤一见她就赞不绝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这话一点儿也不是吹牛,因为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如果林黛玉畏畏缩缩,愁眉苦脸,她这么尬吹,反而会让贾母难堪,旁边被捎带的三春也会不开心。
只有林黛玉真的是行动大方,体面气派,王熙凤这样夸她才能讨好奉承贾母,也捎带夸奖了贾府的三个小姑子。林黛玉言谈举止的妥帖体面在她初入贾府,应对邢夫人、王夫人、贾母、宝玉等人的时候已经展现的十分清楚。
在贾府多年林黛玉的体面气派从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长大变得更加会接人待物。所以贾母在各种重大节庆宴会都把黛玉带在身边坐着,南安太妃召见,贾母也让黛玉出来拜见,就是为了给贾府充面子的。
贾母十分疼爱林黛玉,不仅因为她是女儿的遗孤,更是因为她在林黛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贾敏的影子,连贾雨村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可见所言不虚。
贾敏是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贵族千金气派,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王夫人年过半百依然酸溜溜的羡慕:“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而林黛玉继承了贾敏的贵族气派,也继承了林如海身上的文人清雅气质,她作为林家唯一活下来的孩子,备受父母宠爱,自幼并没有严格的礼教约束,而是把她充作男儿教养,让她读书写字,请的开蒙家教都是进士出身,做过县令的贾雨村。
这样长大的林黛玉必然与一般的闺阁少女不同,她和贾母、贾宝玉、王熙凤有更多共同特点,都是爱说爱笑,爱玩会玩的人,而她的母亲贾敏自然也是这样的人。
林黛玉品位高雅又情趣,善解人意,真诚率真,是大家喜爱的“小开心果”林黛玉自认为是寄人篱下,独处的时候经常会“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迎风洒泪,对月伤怀。
但是,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孤女来说,这才是人之常情,如果她背地里也没心没肺,连父母家乡也都忘了,岂不成了乐不思蜀的刘禅?不要拿史湘云来对比,史湘云又叔叔婶子照顾,史家依旧显赫兴盛,比林黛玉强千倍百倍。
尽管如此,孤苦又多病的林黛玉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和生命的追求,她的生活过得十分精致有趣,生动又有诗意。
黛玉把房间收拾的十分整齐体面,又雅致又有书卷气。连刘姥姥都夸赞不已,以为是贵公子的书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让贾母在众人面前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骄傲的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贾政让她们姊妹给大观园里各处题咏,黛玉也积极参与。元春和贾政都赏识她的才华,凡事黛玉拟的“一字不改全用了”,林黛玉对此也十分得意,还专门跟史湘云说起过,十分具有小女儿情态。
大观园里落红满地,林黛玉就去打扫落花,建立花冢埋葬,扫起来还不算完,还要收到绢袋里再埋起来,可以说是十分精致,十分干净了。
就算和宝玉生气,她也不忘记叮嘱紫鹃关照潇湘馆里落户的燕子一家:“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莺儿折柳条编花篮,头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林姑娘玩儿,黛玉见了果然十分喜欢,笑着夸赞莺儿:“怪道人赞你的手巧,这顽意儿却也别致。”收下就挂起来观赏了。
香菱虽然不经常进大观园,却也和黛玉关系很好,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那回,香菱从黛玉背后拍她,两人手拉着手就一起去潇湘馆讨论刺绣,看书下棋,后来又真心诚意的教香菱学作诗。
黛玉平时还和凤姐交往亲厚,两人之间互相打趣玩笑一点儿也不想姑嫂,竟然如同妯娌一般自然,凤姐经常找黛玉帮忙处理杂务,写字算账,黛玉也是仅有的敢当众啐凤姐,骂她“贫嘴贱舌惹人嫌”凤姐还不生气的人,在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凤姐也专门安抚照顾黛玉,洗脱她的嫌疑。
如果林黛玉真的一直都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样子,李纨和凤姐肯定都觉得她和妙玉一样讨厌,根本不可能和她这么亲密互动,随便开玩笑。
连蝎蝎螫螫的赵姨娘在去了探春那里之后,都愿意捎带来黛玉这里坐一坐,卖个人情问候她,可见黛玉平时是极平易近人的,否则赵姨娘才不会来爬高台盘找难堪呢!
综上所述,《红楼梦》原著中的林黛玉就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敏,风趣幽默的小姑娘,她和贾母、凤姐、宝玉本质上是一样的人。他们真性情又感性,对喜欢的人掏心掏肺,不喜欢的就毒舌刻薄,他们爱玩也会玩,脾气性格都十真实鲜明。
这样的林黛玉,偏偏又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女,还这等孤弱无依,叫贾母如何能不喜欢、不疼爱她呢?
南山橘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