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叶冲煮大赛(茶叶知识竞赛)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8 22:04   点击:2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知识竞赛

中华茶奥会是我国首个以茶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盛会。

是以赛、品、论、展多种形式,展现繁盛茶事。

自2014年举办以来,茶奥会已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的超过5000名参赛者,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茶奥会突出科技、品质、人文、活力、时尚等元素,通过茶艺大赛、仿宋茗战等赛事项目和高峰论坛活动,搭建竞技茶功夫、切磋茶技艺、展示茶文化的平台,推广茶文化,培育优秀行业品牌,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让中国茶的魅力远播世界。

2. 茶叶知识竞赛填空题

冷冰冰的茶  热腾腾的茶

香飘飘的茶  甜津津的茶

清凌凌的茶  热乎乎的茶

苦哇哇的茶 香喷喷的茶

凉丝丝的茶 青涩涩的茶

醇正正的茶 鲜爽爽的茶

黑黝黝的茶 沉甸甸的茶

香浓浓的茶 甘冽冽的茶

亮堂堂的茶  绿油油的茶

冰凉凉的茶 暖乎乎的茶

甜滋滋的茶

3. 茶叶知识竞赛题

2012全国名优茶质量奖揭晓 七彩云南普洱茶四款茶夺金奖 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举办的2012全国名优茶质量奖在广州揭晓。国内著名茶业龙头企业七彩云南普洱茶四款茶品——“月光金枝”、“云滋味”、“七彩1889”和“2012布朗古树”。

此次竞赛茶叶评比共收到参展企业选送的各类茶样274份,参评茶样规模:六年夜基本茶类(红茶、绿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和特殊工艺、创新茶品奖,涉及8个茶类与项目奖项;本次竞赛主要设为设特等金奖、金奖、银奖、优良奖和创新奖五项。

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南农业年夜学、云南农业年夜学、广东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国内茶行业相关机构的权威审评专家组成审评组,根据国度茶叶质量审评相关标准对全部参评茶叶的形状、滋味、香气、汤色、叶底等项目分别进行对比评分,最后汇总计分并根据总分对参评的茶样进行排名。

在七彩云南选送的茶叶样品中,“月光金枝”获得年夜赛红茶类金奖,“云滋味”和“七彩1889”获得年夜赛普洱茶(生茶)类金奖,“2012布朗古树”获得年夜赛普洱茶(熟茶)类金奖等奖项,所有获奖茶品名单于“2012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展期间现场公布。主办方特设获奖名优茶现场品鉴区,并现场展示获奖茶样,同时供广年夜茶友品尝。来自七彩云南的多种茶品荣获竞赛殊荣,引来众多茶友围观,品鉴区更是人群攒动,等待品尝的长龙也早已甩出数米,一幅热闹的场景。

4. 茶类知识竞赛题

比喻科举及第,现多比喻竞赛获第一名。最好的茶。

5. 中国茶叶比赛

非常高。

首先斗茶,又称“茗战”,始于唐而兴于宋,皇宫贵族、文人骚客、名士高僧、寻常百姓,无论阶层均乐此不疲,场面热闹非凡,可谓茶界盛会。而今,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总决赛将汇聚来自四大赛区预赛的胜者,再掀茶界争霸风云,见证2022中国十大茶王荣耀登顶。所以很厉害。又能够提高茶叶的知名度。所以说含金量非常高。

6. 茶艺知识竞赛

如何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的茶文化有过不少繁荣,也有衰落。茶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成分,包含了很深的文化隐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那么,在现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条件下,如何将茶文化的核心保存下来,如何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呢?

首先,弘扬和发展中国茶文化要突出民族特色。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宝藏,是发展当代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源泉。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必须突出民族特色,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原茶文化。

二、积极宣传, 大力倡导茶为国饮,传承茶精神, 弘扬茶文化。茶是全球公认的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饮料。加之茶产于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绚丽灿烂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喝茶的好处和中国的茶文化,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茶文化;通过文化宫、文化馆、文化专题演出、文化下乡等文化宣传阵地加强茶文化推广;还可举办茶文化知识专场讲座等。要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公家”要做好带头作用,把茶宴、茶会列入机关、事业和企业迎宾待客的礼遇。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文明的茶文化活动并创设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我国民族众多,饮茶风俗各异, 不同的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因此, 首先应因地制宜, 建立反映当地特色的茶文化基地和场所, 使茶文化在祖国大地各处都有展示的场所。其次,可创办茶文化论坛,举办茶文化知识展览、茶艺表演等;举办以茶文化为题材的诗、书、画、印、联展出; 举行以品茗为主题的诗歌、书画创作等活动;举办“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茶王赛 ”、“ 茶艺表演大赛”等活动。以提高我国茶文化的社会影响,创设良好的茶文化氛围,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文化。

7. 茶叶评比大赛

据悉,参加评选的名茶必须在3月20日前进行申报,评定结果则将在4月底公布。

8. 制茶比赛理论知识

(1)筛拣:初制后的干毛茶,中间夹杂着些杂质和老叶片,需要将其挑选出来,保证成形后的茶叶条索均匀,干净卫生,这道工序,在古时都是通过人工筛拣,现今比较完整且有保障的,是通过人工挑拣加机器净电除杂来完成,更加有效的保理论上了茶叶的完全卫生。

(2)称重: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工序,根据压制不同重要的产品来称重。盛易祥。

(3)蒸压:将茶叶置于铁桶中,放在蒸汽上,将其蒸软,然后倒入制茶的布袋中,将其揉制成圆形状。

(4)成形:传统的工艺,都是用石磨压制的,现今较为流行便是机器压饼,因为机器的效率更高,而且增加产量。

压制工艺的关键,在于压饼的松紧度,忆涧茶坊始终选用传统的石磨来压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饼,条索匀整,松紧适度,茶饼内的条索,一层一层的,即使用茶针撬挑,茶的条索依然能保存完整,不易碎散,更加有利于长期储存转化。

(5)晾晒: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产量,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压制后的饼茶,直接置于烤房中烘干。

然而,我们沿用于古时的自然晾晒法,茶叶于阳光下,直接受太阳照射,而且场地宽大通风,自然干燥。这种的环境下制作出的紧压茶,茶叶的内含物质不被破坏,能更好的保存茶叶的香气,茶汤更加鲜活浓郁,回甘生津更加显著。

(6)包装:选择双面棉纸外包笋壳的包装,保证茶叶不易受潮吸收异味。

9. 关于茶叶比赛活动

2021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将于11月25-29日在广交会展馆举行。记者获悉,本届展会规模70000平方米,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各产茶区上千家优质品牌企业参展。展品丰富,包括六大茶类的各品牌茶叶,还有各种茶具、茶家具、茶服、茶食品、香道产品等,涵盖整个茶行业产业链。

今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在300至320万吨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穆有为介绍,2021年,中国茶产业伴随着经济的稳健发展,保持了二十余年的持续稳定增长,茶产业再次呈现产销两旺的形势。由于全国范围内今春回暖早,天气状况良好,极利于茶树生长,茶叶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品质为近年来最好,而且各产区生产组织有序,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估算,2021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在310至320万吨,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有望达到2800亿元,内销总量预计在230至250万吨,内销总额将突破3000亿元。内销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中国传统茶类销售格局基本稳定,名优茶仍是创造茶产业价值的主力军、内销额贡献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盘整态势,估计今年出口总量在35万吨左右。

13个中外参展团参展 茶产业年度集中亮相

本届展会规模70000平方米,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各产茶区上千家优质品牌企业参展。 本次有13个中外参展团,国外参展团包括老挝组团、越南组团等,国内组团包括福建安溪组团、广东梅州组团、广西金秀县组团等等。

本届展会在广交会展馆C区共设中华品牌馆、经典普洱馆、国际名茶馆、茶具文化馆等7个展馆。展品丰富,包括六大茶类的各品牌茶叶,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广西坭兴陶等各种茶具,还有茶家具、茶服、茶食品、香道产品等,涵盖整个茶行业产业链。参展企业都是茶产业链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都是茶产业最知名的品牌,这是茶产业的一次集中亮相。

“媒眼看国茶”论坛还将发布年度茶业十大事典。同时,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围绕“科技引领 风好起航”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讨和交流茶行业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探索科技新出路,谈文化视野里的中国茶。

此外,活动还将举行首届“益武杯”中国工夫茶大赛总决赛。大赛在全国50个城市中选出97名民间懂茶高人参加,他们将在展会期间进行切磋交流,开展全国茶友的大联欢 。在本次展会,活动方还将举行广东省茶艺技师大赛颁奖典礼。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湾区茶界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助推湾区茶产业经济健康发展,2021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与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将于11月25日联合主办“首届湾区茶产业会长联席会议”,共襄湾区茶产业经济发展。

展会期间,还有三十多场无界茶会, 不分界别、不分行业,社会各界爱茶人一起, 以茶会友,品茗交流。

10. 茶叶技能大赛

我国通常把茶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外加再加工茶类与代用茶类,七个茶类的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详述如下:

一、 绿 茶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特点。

加工方法

绿茶制作过程虽因不同成品特色的制作要求不同各异,但主要过程是一致的。均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工序。

根据杀青和烘干的方法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大类。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A、炒青:鲜叶→炒锅(滚筒)杀青→揉捻(做形)→炒锅(滚筒)→干燥

B、烘青: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火炉或烧机)

C、蒸青:鲜叶→蒸汽杀青→揉捻→干燥

D、晒青: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1、杀青 在几道主要的工序中,杀青是为彻底破坏细胞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气、发展茶香;三是改变叶子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四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变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 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干燥成形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

3、干燥 干燥是决定绿茶品质的最后一关。“干燥”这个名词,在制茶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仅是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而是在蒸发水分的同时,除了外形上有显著改变以外,叶内发生着复杂的热物理变化。

二、 黄 茶

黄茶在古时候有两种,一是茶树品种的关系,芽叶发黄;二是制作中闷黄。现在称之为黄茶的主要根据有两点:首先由工序中心“闷黄”作用而定;其次是由“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来源。凡具备上述两点,才称得上黄茶。

加工方法

黄茶的制作技术要求,鲜叶嫩度和大小一致,制工精细,包装考究。品质特征除了共同点黄汤黄叶外,各种黄茶的造形和香味各有特点。

黄茶的特色工序是“闷黄”。指在鲜叶杀青将酶的活性充分破坏后,使叶片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它内含物进行转化,及发生非酶促氧化反应,便芽叶呈现黄色。总体说来,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闷黄→复揉→烘干几道工序。从发酵程度上来说,黄茶属后发酵茶。

在黄茶制作过程中,叶绿素是不稳定的化合物,热化学作用会引起氧化、裂解、置换等而被破坏,使绿色减少,黄色更加显露出来,是黄茶呈现“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主要原因。另外,糖类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物质的转化对黄茶的香味起着重要作用。

三、 黑 茶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品种花色很多。成品茶现有天尖、贡尖、黑砖茶、花砖茶、特制茯砖茶、湖北青砖茶、云南紧茶等。黑茶是我国的主要边销茶,又称“边茶”。主销内蒙、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

加工方法

黑茶的初制,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和干燥五道工序。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卷折,色泽黄褐油润,忌暗褐;内质香味纯和,汤色橙黄,叶底黄褐,忌红叶。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与红茶的“发酵”不同,而是堆大堆紧,渥堆时间长,并先通过杀青,在抑制酶促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制造技术。

黑毛茶经分级整理后,便可压制成型,制成形状各异的成品黑茶。

四、 白 茶

白茶是福建省外销特种茶之一。台湾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银毫,呈白色,第一泡茶汤清淡如水,故称白茶。

近代白茶据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依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大白茶或水仙品种肥芽制成的称“银针”;以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菜茶嫩梢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时剥下的叶片制成的称“寿眉”。

加工方法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干燥两个主要工序,成品外形身披白毫,汤色清淡泛黄,滋味甜绵纯爽,叶底微黄。从发酵程度上分,白茶属微发酵茶。

五、 青 茶

青茶主产我国的福建、台湾和广东。青茶的品种花色众多,皆以茶树品种命名。乌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乌龙,水仙品种采制的称之为水仙,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之为铁观音。同一茶树品种因生长地区不同质量大不一样,所以在青茶品种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区名称加以区别。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广东凤凰单枞等。

为了方便对外贸易,除了最优和最差的品种外,其余的良种混合采制成一个花色品种,称为“色种”。

加工方法

青茶总的制造过程是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其中做青是青茶的特有作业工序,是青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可以说没有做青工序也就没有青茶的品质特征。

安溪铁观音

闽南青茶也是以茶树品种命名,铁观音品种采制的称铁观音,乌龙、水仙等品种采制的称乌龙、水仙 。但是也有品种名称与产品名称不同的,如佛手品种采制的叫香椽,黄旦品种采制的叫黄金桂,还有许多混合品种采制的,制成的茶叶统称为“色种”。

闽南青茶中,铁观音品质最佳,为闽南青茶之冠,而乌龙品质最差,其他花色居中。铁观音品种属无性繁殖系,生长在福建安溪县范围内的品质最优,所以闽南青茶应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武夷岩茶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的西南,山上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山坑岩壑之间,采制的青茶称为“岩茶”。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沙绿密黄,鲜润光泽,泛“宝色”。不带嫩叶和粗老叶,茎梗干净。花果香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后味长具“岩韵”。汤色橙黄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透明、绿蒂黄底边镶红。

广东凤凰单枞

广东青茶主要产地是汕头地区,以潮安、饶平、陆丰为主产县,产量占全省70%以上。主要品种有:广东凤凰水仙、梅占、茗花、奇兰、黄旦、铁观音、乌龙以及福建水仙等20多个适制品种。其中凤凰单枞以香高味深耐泡著称,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凤凰水仙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而肥壮,色泽清褐,汤色黄艳而显绿,滋味鲜爽浓郁甘醇,有天然花香,叶底青叶红镶边。耐冲泡,连泡十余次,仍有香气,甘味久远。

台湾乌龙

台湾除乌龙茶外,还有包种,变色程度比乌龙轻,其制法与乌龙相类似。另外台湾还有铁观音品种,仿安溪铁观音制法。在青茶类中,台湾乌龙茶变色程度最重,红色部分占全叶的56%,甚至达60~70%,包种为最轻,为13%,台湾铁观音居中,为30%左右。

台湾乌龙,白毫较多,呈铜褐色,汤色橙红,滋味浓醇,尤以馥郁的清香冠台湾各种茶类之上。因台湾气候温暖,一年可四季采摘,春茶因雨水过多,色泽、汤色皆不好,香气低,品质最劣。夏茶晴天多,品质最好,汤色鲜丽,香味浓烈,形状整齐,白毫多。秋茶品质次于夏茶,但香气较高。冬茶品质和春茶相似,香低,次于春茶。

六、 红 茶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我国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和红砖茶等。

加工方法

红茶的制作分萎调→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基本工序。各地工夫红茶形质虽异,但其制法基本相同。鲜叶加工过程,是根据鲜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人为地创造变化条件,促进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鲜叶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在红茶制作中,“发酵”工序是其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一化学变化的结果,就是产生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等产物,从而形成了红茶“浓、强、烈”及“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七、再加工茶(代表:花茶制法)

花茶是选用香花和茶叶窨制而成,亦称熏花茶或香花茶,简称花茶。

花茶种类繁多,一般以所用香花定名,主要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等。上述每种花茶又因所用茶类(原料)不同,有着各种不同的产品。如茉莉大方、玫瑰红茶、桂花乌龙、桂花龙井等等。

各种花茶的香味各具特色,但对于花茶的品质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高级花茶均要求香气鲜浓、持久纯正;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加工方法

花茶种类很多,窨制方法大同小异。兹以茉莉花茶为例,略述窨花技术。

窨制程序:茶坯→复火→白兰花打底→窨茉莉花→通花散热→收堆续窨→出花筛分→烘干。

(1)、茶坯处理 主要为茶坯烘干和冷却。烘干的目的有二:一为茶坯干燥,增加吸香能力;二为烘后保持一定茶温,便于香花吐香。

(2)、鲜花处理 采花时间宜迟不宜早,因为茉莉花习性是夜间开放,故在下午3点左右开采最宜,从而既保证了鲜花在夜间准时开放,又能保证了鲜花足够的成熟度。鲜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级与“养花”。

(3)、花茶窨制 茶坯摊置与鲜花养护工作完毕,便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窨制。

窨花拼和 将茶坯与鲜花按一定的比例拼和,一般每一窨次每担茶坯下30~50斤鲜花为宜,但也有高档茶下 80斤甚至更多的。拼和拌匀后一般以625px左右的堆高为宜,从而使茶堆在鲜花呼吸作用下逐步升温,完成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过程。

通花散热 由于鲜花呼吸作用,窨品堆温度会不断升高,但温度过高会使鲜花吐香停滞而产生“闷死”或“烧花”现象,故当窨品堆温度达到45OC左右时,要适时将窨品堆摊开,散发热量,这种方法叫“通花散热”,简称“通花”。正确掌握在窨品的“通花散热”,是提高花香味浓、鲜灵的重要环节。

收堆续窨 通花散热后,当窨品温度下降到35~38OC时,为使茶叶继续吸收花香,再将摊开的窨品重新堆起来,这一过程叫做收堆续窨。

起 花 当鲜花的大部分香气被茶坯吸收,花瓣也趋于萎蔫时,要将花与茶坯进行及时的分离,以防花渣产生的气味污染茶坯。起花操作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对起花后的茶坯及时干燥。

复火干燥 茶坯在吸收花香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一般由原来的5%左右升至13~15%。此时的茶坯不仅含水量高,而且有一定的温度,极易氧化变质,因此要及时干燥。

以上过程,在窨花技术上称为“一窨”,如此反复则为二窨、三窨,一般花茶档次越高,窨次越多。

提 花 经过一至多次窨花的茶叶,最后用少量的鲜花(一般按8~10斤/担)再窨一次,此次窨花不经“通花”,当茶坯含水量达到成品要求时即行“起花”,且不用干燥而成成品。此谓提花。

提花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花茶的表面香气,以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提花对花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选粒大饱满、花色洁白、质好的鲜花,水花不能用于提花。花茶的制作工艺中只需一次提花,有些高档茶甚至不提花而直接出成品。

八、代用茶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代用茶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根茎类以及多方配伍类等多种成品形态。

同于茶的饮用方式,一般由卫生部规定的食品分类中的“药食同源类”、“可用于保健品类”两类物品中的单种或多种物品组成,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或者果实制成的茶制品。单品初制多由烘干制作而成,然后以达到不同的保健目的而单方或多方配伍供人饮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