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昌宁漭水古树茶
漭水古树茶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的漭水镇,其茶内质丰富,茶叶条索肥厚,芽壮肥嫩,色泽墨绿润泽,有白毫无梗杂,茶汤汤色透亮,入口口齿留香,醇厚细腻,顺滑爽朗,苦涩不显,且回甘迅速,口感层次很丰富,韵味绵长,花香馥持久,且耐泡度较高。
2. 昌宁千年野生古茶树有哪些
滇红属于红茶,产自云南省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冲泡后香气鲜爽,滋味浓香,汤色红亮,带明显的金圈,采摘一芽二三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
滇红采摘云南大叶种茶树为原料,采摘1芽2、3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外形上以散茶为主,各产区中以云县、凤庆、昌宁的滇红香气为好。
冲泡滇红茶,一般投茶4-5g,注入85度左右的热水,前三泡浸泡一秒即可出汤,第四泡开始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品质好的滇红十分耐泡,可以泡10道以上。
3. 昌宁漭水古树茶口感
昌宁漭水镇小乔木茶:其茶树龄较小,茶微苦,茶汤细腻微涩,茶质厚重,回甘柔和,绵长。
昌宁漭水镇古树茶:为野放生长的茶树,茶质厚重,汤水甜滑,香气深沉,回甘细腻,苦涩较弱。
芭蕉林古树茶:叶色绿,茸毛多,成茶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制茶品质良好,香气高。
腾冲古树茶:属大叶茶、乔木型,茶芽肥壮、茸毛多,芽叶内含物丰富。
4. 昌宁野生古树茶的文化历史
滇南红茶最主要的产区在临沧,保山、大理等也有分布。
一、勐库大叶种:
原产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1985年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勐库背靠勐库大雪山,大雪山中有优秀的大叶种资源,号称勐库大叶种基因库,勐库大叶种所制红茶育芽里强,持嫩性高,产量高,春茶一芽两叶含氨基酸3.1%,茶多酚33.67%,儿茶素总量18.22%,咖啡碱4.06%,所制红茶香气高鲜,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
二、勐海大叶种:
原产自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1985年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勐海茶区是制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同时也是制红茶的有之原料,倚靠布朗山、南糯山、巴达、贺开、勐宋、南峤等新六大茶山的古树资源,不仅茶质丰富,且香高味浓,滋味鲜爽!
三、凤庆大叶种:
原产于云南省凤庆县,凤庆县有着最为优秀的红茶资源,号称滇红之都,也是第一个将云南大叶种制成滇红的地方,其中以香竹箐、鲁史、小湾镇等地最为出名,其中小湾镇的锦绣茶祖最为出名。凤庆所制红茶产量巨大,品质也较好,其红茶一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强鲜爽著称!
四、团田大叶种:
产于云南省腾冲县团田,亦属大叶种,所制种茶滋味饱满,浓爽!
五、竹叶清茶:
产于云南省潞西县勐嘎三角岩,数量少,分布不广。其茶种适于制红茶和普洱茶,所制红茶香气清高,滋味浓强鲜爽。
六、冬瓜林茶:
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所制红茶条索结紧,金毫外显,滋味鲜爽宜人,香气浓郁氤氲
七、大寺丛茶:
产于云南省凤庆县,与凤庆大叶种相似!
八、南涧无量大叶种:
产于云南省大理南涧县,属于云南大叶种,适宜制作红茶!
九、庆丰:
来源于及分布:由云南省楚雄市茶桑站从牟定县庆丰茶场引种得双江勐库大叶种繁殖而成,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各产茶县推广种植!
5. 昌宁树根地茶
云南普洱茶临沧澜沧江驼峰古树茶普洱生茶 沱茶 茶叶 。
驼峰茶业老咚呱见证砖普洱熟茶。
云南昌宁树根地生态绿茶 。
驼峰茶业15年茶头/老咚呱茶头/驼峰15年茶头
6. 昌宁县古树茶
谷花:即谷子开的花。
在江南茶区谷子一般于农历七月三日开花,继春茶、二水(夏茶)之后,第三次采摘的茶成为“谷花茶”。
(石昆牧先生的《经典普洱名词释义》P31) 云南是立体气候特点,具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雨季在5-10月,7、8为降雨最多的月份。
秋季期间的茶一般可以采摘3次, 第一次是立秋之后, 虽然是秋天了,但还是处于雨水末期,所采摘的茶还应属于雨水茶范畴, 第二、三次采摘的茶就是所提到的谷花茶。
(小月版主) 而石老师的《名词释义》里提到的“云南所称秋茶,应为雨季停止后采摘的,应该是9月下旬至11月底之前......” 纵观两位前辈的论述不谋而合。
在云南,对秋茶普遍成为“谷花茶”, 而且由来已久,虽具体原因没有详细记载, 但是也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冒出来的, 所以在下估计这是云南茶农根据江南茶农对各采茶季节命名的一种名称套用,而作出的一种统称! 通过两位前辈的指点, 我想各位茶友应该明白了在购买“谷花茶”时, 一定要注意其采摘的时间。
建议有条件的茶友帮忙开个帖子, 将三次采摘的秋茶做一次系统的比较, 让全国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有所了解!
7. 昌宁古树茶最大的古树
从昌宁县出土文物中的陶器茶具残片可知,昌宁先民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秦汉时代就有用茶饮茶习俗,境内古茶树分布广、数量多,据专家考证,这些古茶树生长历史在千年以上。2006年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陈宗懋在实地调研后,欣然赠词:“千年茶乡昌宁
(二)古茶资源丰富
古茶树分布面积3.69万亩,有42个群落20余万株,有10多个品种,树龄多在500年以上,其中1000年以上的有1万多株,最古老的古茶树树龄达1600年以上。全县有无公害茶园13.7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4.73%,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5.2%,有机茶园0.35万亩,古茶园面积的1.4%。
(三)内在品质优越
经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昌宁茶树品种及种质资源鉴定,昌宁茶叶面色绿,叶厚而质软,叶芽茸毛多,水浸出物大于45%,含氨基酸2.87%、咖啡碱4.29%、茶多酚32.31%,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茶区。
(四)品牌效应初显
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460个,初精制合营茶厂17个,获得QS认证企业28个,有CTC红碎茶生产线7条,培有了“昌宁红”“尼诺”“勐鑫”等品牌。2014年,吕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龙腾沧江”和游水黄家寨古树茶厂生产的普洱生茶“漭水源头”分别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红茶类金奖和普洱茶类银奖;昌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雾里梦茶”获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金奖。
2015年,昌宁红茶业集团生产的“丹凤展翅”茶品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2015中国好茶叶”质量评选金奖:尼诺茶公司生产的“尼诺银毫荣获第十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2015年“云茶杯”名优茶评比绿茶类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