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品质审评记录表答案
目 录
1、 采购计划备案表复印件
2、 代理机构协议书复印件
3、 代理机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复印件
4、 竞争性磋商公告
5、 竞争性磋商文件(另附)
6、 采购人到会签到表
7、 投标单位到会及投标文件送达签到表
8、 开标会议纪律及安排
9、 投标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10、 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签字表
11、 开标会议记录表
12、 评标专家抽取情况表
13、 磋商小组签到表
14、 评审记录表
15、 评标报告
16、 二次报价表
17、 中标公告
18、 中标通知书
19、 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书复印件
20、 中标单位投标文件(另附)
21、 代理意见评价表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的汇编目录, 所以有二次报价表。
其他内容根据你需要整理的项目而定。
2. 茶叶审评评分表
1、审评杯碗
审评杯碗为纯白瓷烧制,各杯、碗的厚薄、大小和色泽要求一致。
① 红、绿、黄、白毛茶审评杯碗
大都是统一规格:杯高73mm,外径75mm,内径71mm,容量200ml。碗高58mm,上口外径98mm,内径94mm,容量20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层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缺口中心深3mm,便于带盖把杯中的茶汤沥入评茶碗中。
② 红、绿、黄、白成品茶及花茶审评杯碗
杯碗的外形和毛茶审评所用的一样,碗的尺寸也相同,只是杯子在尺寸规格上稍小一些。杯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
③ 乌龙茶审评杯碗
杯子呈倒钟形,高52mm,上口内径80mm,底径45mm,容量100ml;碗高50mm,上口内径90mm,容量110ml。
④压制茶审评杯碗
由于压制茶的特点,所用的杯碗要比其它的大一些,杯高79mm,外径83mm,内径79mm,容量250ml;碗高65mm,上口外径107mm,内径100mm,容量250ml。
杯盖上有一小孔,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或月牙形的小缺口。
审评所用的杯碗,只有乌龙茶焖泡所用的杯子特别,其它茶品只是在规格容量上有差别。
3. 茶叶品质审评记录表答案怎么填
01 需求说明书
02 开发任务书
03 质量计划
04 设计计划书
05 风险分析管理报告
06 测试验收准则
07 总体设计方案
08 设计评审报告(设计方案)
09 电路板设计方案
10 设计评审报告(电路板设计)
11 机械设计方案
12 设计评审报告(机械设计)
13 软件设计方案
14 设计评审报告(软件设计)
15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表
16 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表
17 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表
18 原材料物料清单
19 生产工艺流程图
20 焊接连线作业指导书
21 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
22 软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23 整机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
24 压电陶瓷晶片粘贴作业指导书
25 整机性能测试记录表
26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27 整机质检作业指导书
28 主板调试检测作业指导书
29 整机(出厂)质检报告单
30 机器检验原始数据记录
31 主板检测原始数据记录
32 主板印刷电路图
33 电路原理图
34 程序框图
35 系统结构图
36 系统连线图
37 压电陶瓷晶片连线焊接图
38 底壳装配图
39 上壳装配图
40 中壳装配图
41 整机装配图
42 锂电池导线
45 喇叭导线
46 超声导线
48 标签设计
49 生产领料表
50 生产记录表
51 产成品生产记录表
52 设计文件更改单
53 设计更改记录表
54 操作培训签到表
55 产品使用说明书
56 产品技术要求
4. 茶叶审评表格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有机酸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约为干物质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虽然茶叶中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大量摄入,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抗菌
杀菌、抑制艾滋病病毒。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3、氨基酸: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4、蛋白质: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需要说明的是,蛋白质遇到茶多酚,会产生很难溶解的鞣酸蛋白,对人体不利。
5、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过量饮(食)用,能扰乱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消化,还能使人产生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是导致“醉茶”的主要因素。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促进食物消化。但因此也可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5. 茶叶审查细则2010
评茶师技能主要考以下五点。
1、能运用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六大茶了内质审评的异同点及原理。
2、能运用茶叶生物化学原理,分析品质特征及品质弊病的形成原因相关指示。
3、能审核各级评茶人员对毛茶的定级定等情况。
4、能审核各级评茶人员对精制茶的判定情况。
3、能纠正各级人员品质综合判定中的误差及错误相关知识。
评茶师介绍:
评茶师是自古已有的职业。近年来随着茶道的兴盛,评茶师再次走入广大喝茶爱好者的视野。能运用茶叶、茶树感官审评基础理论知识,如茶叶生物化学原理、茶树品种学、制茶学知识分析品质特征及品质弊病的形成原因相关指示。同时,还能能够根据原料成本、市场销售趋势,制定最佳茶叶拼配方案,降低成本,增进效益等相关指示。
6. 茶叶审评表格标准
1 农产品基本信息描述 茶叶 GB/T 38208-2019
2 茶叶分类 GB/T 30766-2014
3 茶叶化学分类方法 GB/T 35825-2018
4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Z 26576-2011
5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3776-2018
6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4487-2017
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 18797-2012
8 乌龙茶 第9部分:白芽奇兰 GB/T 30357.9-2020
9 台式乌龙茶 GB/T 39563-2020
10 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9562-2020
11 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5863-2018
12 乌龙茶 第7部分:佛手 GB/T 30357.7-2017
13 乌龙茶 第6部分:单丛 GB/T 30357.6-2017
14 乌龙茶 第3部分:黄金桂 GB/T 30357.3-2015
15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 GB/T 30357.4-2015
7. 茶叶质量感官审评记录表
通过记录表,清楚地了解到豆类花瓣、豆荚的外形特征、生长规律的不同,更急深刻地感知植物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格时,必须对观察的对象进行筛选,尽可能地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被观察的对象,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采用图画、符号、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适宜的方式,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关键信息。
最终帮助幼儿对观察结果进行纵向梳理,分析、归纳出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
8. 简述茶叶质量的审评内容
茶叶审评的基本步骤无非分为干评和湿评两个步骤。
干评是审评茶叶的外形、色泽、净度、香气等,是用专业的评茶盘在干评台上完成,如图:
湿评是审评茶叶的内质,主要是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来评判,是在专业的湿评台上,用冲泡茶叶来完成,如图:
其实,不难,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得很好
9. 茶叶品质评审记录表范本
形似雀舌,白毫绒细,品质优良
五合茶叶外形条直呈绣剪形、肥硕均齐、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匀绿亮。其独特的品质:叶肥芽壮,味厚香郁。
圣封茶,为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广德县杨滩镇五合村,于唐代便有记录。圣封茶以“形似雀舌,白毫绒细,品质优良”闻名,
10. 根据茶叶审评结果判定原则
茶叶品质的最初审评 (1)
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无论是太极茶道流派,还是别的什么机构、团体和企业,这个过程是一致的。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叶底。
1、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一般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以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
2、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以及鲜爽、醇厚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3、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用手指按压,以判断它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浑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浑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馊、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