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茶叶总产量
茶叶总产量最大国家是印度。 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这三大洲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但相对于亚洲和非洲来说少得多。据相关的统计表明,2004年各洲的茶叶产量计算,亚洲、非洲的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7%,其中,亚洲占81%,非洲占15.6%,南美洲、大洋州和欧洲茶叶产量所占比例很少。各大洲主要的产茶国如下:在亚洲,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上述的四个国家茶叶产量占亚洲茶叶总产量的81%;在非洲,茶叶产地分布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这五个国家所产的茶叶占非洲茶叶产量的91%,在美洲,以阿根廷为主要的产茶国家,其茶叶产量占美洲茶叶总产量的87%。 除中国这一茶叶主产区外,目前世界上还有五十多个国家生产茶叶,最北可达北纬49度,位于前苏联,最南可达南纬33度,位于南非。世界茶区在地理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6区。 东亚茶区的主产国有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居第四位。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45%。 南亚茶区的主产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4%总出口量的50%。印度产量占世界首位,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气候与北部相比,较为暖和,全年无霜,可终年采摘茶叶。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全国的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其中锡尔赫特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东南亚茶区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茶叶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其中印度尼西亚产量最高,越南、缅甸次之,马来西亚较少,其他几个国家产笙则很少。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的特点,全年几乎无寒暑之分,终年可采收茶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大岛上,其中海拔2000米左右的爪哇岛产茶最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早雨季明显;茶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中部、南部也有少量茶区。马来西亚因靠近赤道,终年炎热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茶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220米的加米隆高地。 西亚和欧洲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前苏联和亚洲的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4%。前苏联茶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在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等地也有少量茶区。土耳其茶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的里泽地区。伊朗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式气候,雨量较少,寒暑变化剧烈,不适宜种茶,仅西部山地和黑海沿岸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故茶区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的吉兰省和马赞撼兰省,其中巴列维和戈尔甘为主要产地。 东非茶区的主要产茶国有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其中肯尼亚产量最高。肯尼亚有5省12县产茶,主要茶区分布在肯尼亚山的南坡,内罗毕地区西部和尼安萨区,如克里乔、索提克、南迪、基锡、尼耶尼、墨仓加、开里亚加等地。马拉维是东非第二大产茶国,茶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尼亚萨湖东南部和山坡地带,如米兰热、松巴、高罗、布兰太尔等地。乌干达是新兴的产茶国之一,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的托罗、安科利、布里奥罗、基盖齐、穆本迪、乌萨卡等地区。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也都是东非主要的产茶国,坦桑尼亚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维多利亚湖沿岸,布科巴等地产茶较多;莫桑比克茶区主要集中在南谋里和姆兰杰山区。 中南美茶区的产茶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其中阿根廷产量最高,约占南美茶叶总产量的70%,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密西奥尼斯山区,在科连特斯等省较为集中。
2. 中国茶叶规模
第一,云南省:干毛茶产量为46.6万吨,成品茶35.7万吨,精制率达到77%。
第二,湖北省:湖北茶园总面积已达到482万亩,茶叶总产量33万吨,茶叶的农业产值达到168亿元,茶叶出口货值达1.5亿美元。
第三,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茶园面积332万亩;毛茶产值150亿元。
第四,湖南省:茶叶产量30.8万吨,茶园面积达到313万亩。该省出口茶叶近5万吨、创汇1.7亿美元。
第五,四川省:茶叶产量30.1万吨,实现毛茶产值242亿元,综合产值726亿元。
第六。浙江省:浙江茶园面积为201.36千公顷,茶叶产量为17.72万吨。
第七,河南省:茶叶年产量8.3万吨、产值139亿元。全省茶农100万人以上,茶业从业人员139万人左右,大型及初具规模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
第八,江苏省:干毛茶总产量1.53万吨、产值27.65亿元。
3. 全国茶叶总产量
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2008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位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约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单产每亩9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其中乌龙茶产量占全国85.7%;茶园种植面积260万亩,占全国10.5%,居全国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福建拥有大小茶叶初、精制加工厂8000多家,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部级龙头企业26家,获省名牌产品55个,中国名牌产品或名牌农产品6个,9个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
去年福建茶叶出口量约2.3万吨,特别是乌龙茶、白茶等特种茶类在国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4. 中国茶叶总产值
信阳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这里山水相依、泉明林翠。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条件,孕育出了茶中珍品—信阳毛尖,信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毛尖之都”。去冬今春,信阳市天气状况总体良好,适宜茶树生长,加之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稳定,为信阳毛尖春茶生产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全市茶园长势、茶树品种及近期气象条件,根据“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预报,3月22日信阳毛尖茶采摘指数达到少量可采摘标准,信阳毛尖春茶正式进入开采季。
“预计今年信阳毛尖春茶产量将达到4万吨左右,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市场销售将明显回升,产量、产值和品质较上年将有明显提高和增长。”胡亚才介绍说。
近年来,信阳毛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截至2020年年底,信阳茶园面积达到215.3万亩,茶叶总产量7.5万吨,总产值13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连续11年位居全国前三位。茶产业带动了信阳1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可谓信阳毛尖绿了信阳山,扬了信阳名,富了信阳人。
在做好信阳毛尖春茶的同时,信阳市还积极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充分利用夏秋季鲜叶资源,开发生产信阳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等多品类茶叶产品,持续优化全市茶叶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名优茶创品牌树形象,夏秋茶拓市场增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信阳夏秋茶产量达3.9万吨,产值约34.5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5. 2018年中国茶叶总产量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74万吨,占全球的45.57%,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增幅为8.69%。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保持略微增速,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 国内市场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市场潜力巨大。
6. 中国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7. 全国茶叶面积及茶叶产量
中国茶类分为六种,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红茶代表茶为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绿茶为信阳毛尖、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等,黄茶为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白茶为白牡丹、白毫银针等,青茶为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黑茶为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
1、绿茶
不经发酵,茶性偏寒。
六大茶类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类。自古为世人所知的名茶,多数都是绿茶,比如龙井、毛峰、瓜片、碧螺春等。
绿茶要炒,专业术语叫做“杀青”。
鲜叶下锅炒制,叶片中一种叫做“酶”的物质因为遇到高温死亡了,绿茶就没办法进行发酵,因此绿茶始终都保持着绿油油的外观。
经过炒制以后,鲜叶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变成了绿茶特有的清香,有的还有炒栗子香。
此外,还有少量绿茶采用蒸汽杀青的。
2、白茶
轻微发酵,新茶属性偏凉,老茶相对温和。
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简单的一类。鲜叶经采摘之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晾晒或文火干燥制成。白毫银针、寿眉等属于此类。
白茶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的工艺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程序最少的一种,但也并不简单。
晒白茶,并不是让白茶在太阳底下暴晒,是根据天气情况,把白茶在室内外摊放晾晒。
日光强度、温度、摊放的厚薄都需要谨慎把握,晾晒到一定程度烘干即可。在晾晒过程中,白茶微微发酵,产生淡淡的花香和纯净的甜味,还有日晒的香气。
3、黄茶
微发酵茶,茶性寒凉,
六大茶类里存在感最低的一类。其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代表茶叶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个“闷黄”的步骤。在黄茶的干燥前或后,趁热用纱布或草纸包裹起来,让黄茶在湿热的作用下进行轻发酵。
因此,制成的茶颜色明显发黄,带有闷制过的熟香,味道比绿茶少了一丝鲜,多了一丝醇。黄茶加工难度很高,闷黄没做到位或过了头,都出不来黄茶的味道。
4、乌龙茶
半发酵茶,茶性平和
青茶即乌龙茶。著名的安溪铁观音即是属乌龙茶类。由于其工艺特点,乌龙茶叶底经常会出现“绿叶红镶边”的情况,代表茶有铁观音、凤凰单丛、大红袍等。
把鲜叶稍微摊晾变软之后,就要用竹筛进行“摇青”了。叶片在竹筛里摇晃碰撞发酵,产生浓郁的花香。
叶片的边缘比较脆弱,碰撞变红,而叶片的中心始终是绿的,最后形成乌龙茶“七分绿三分红”“绿叶红镶边”,这就是半发酵。
乌龙茶的摇青除了用竹筛手工摇青,还有放进一个类似滚筒的机器进行摇青的。
5、红茶
全发酵茶,茶性温和
我国第二大茶类,声名远播海外。著名的正山小种、祁红即是属于此类。红茶是全发酵茶,相比半发酵的乌龙茶摇晃碰撞,红茶的发酵力度要更大一点,因此要“揉捻”。
鲜叶采摘回来,稍微晾一晾,叶片水分减少、变软之后更便于揉捻。经过揉捻,茶叶的细胞和组织破损,茶汁溢出,酶与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接触,发酵得以快速进行。
其他茶类也有揉捻这个动作,但都多在把促进发酵的酶杀死以后进行的,因此主要以整理茶叶形状为目的。
6、黑茶
后发酵茶,茶性温和(存放一定时间后)
六堡茶和安化黑茶为代表。属后发酵茶,通常以紧压茶的形态出现。
8. 中国茶叶总产量多少吨
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福建省,茶叶产量达到43.99万吨;其次为云南省,产量为43.72万吨;第三为湖北省,产量为35.25万吨。
随着我国茶叶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以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茶叶产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97万吨,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6.9%。
9. 中国茶叶总产量排名
茶叶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肯尼亚。
10. 中国茶业产量
绿茶——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不经过发酵。
根据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性苦寒,可消暑解热,又能生津止渴。但因其营养成分过高,且叶绿素含量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过敏体质喝绿茶易呕吐,胃溃疡病患者更不能喝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