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茶的最早记载,目前认为是王褒写于西汉时期的《僮约》,虽然这是一篇带有戏谑色彩的文章,但也可从中一窥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而其中被认为提到茶的有两处,分别是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荼尽具,已而盖藏 ?
? 牵犬贩鹅,武阳买荼 前者说的是做饭,后者说的是采购,不过关于前者所提到的”荼“是不是就是茶,现在的研究还存疑,因为和前面提到的肉、芋、鱼、鳖联系起来的话,将这里的”荼“当做一种食物解(苦菜)更为合理一些。
关于”武阳买荼“的争议不大,因为如果只是买菜的话,不用特意跑到武阳去。
基本上中国相对可靠的,关于茶的明确记载,就只能追溯到这里了,而两汉时期,关于茶的记载,也仅止于此。可以说是相当的模糊,至于茶具,更是稀少。所以这一时期的茶具,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转折出现在1990年 这一年从湖州出土了一件东汉晚期的青瓷罍。
在这个青瓷罍出土之前,基本上认为两汉时期即使有茶具,也是与酒具通用的器具,而发现这个之后,基本上可以认定,在东汉晚期,中国已经有专用的茶具出现了。 至于这个青瓷罍的用处,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 是储茶,一种认为是痷茶(就是泡茶),支持前者的证据是这东西无流,也就是不方便往外倒,所以应该不是装液体的,而支持后者的证据是,内层有釉,由于在两汉时期,施釉的工艺还不成熟,大多数器物还是以刷釉的方式上釉,而这种器型的内部上釉又比较困难,因此如果没有需求的话,里面用不着上釉,之所以上釉就是为了储存液体。不过不管这个青瓷罍的作用为何,将其认定为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专属茶具,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