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在互联网上能吵起来不是坏事,不要为了吵架而吵架,而是要把自身的品牌,理念文化和产品推出去,并获得消费者认可。
中国企业很多时候是产品思维,总是迷信自身的产品,觉得自身先做,别人跟着做都别人不对,或者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市场就会有了。同时国人很多的是逐利跟风,如果看到某个产品好做和一窝蜂的都去做。除了国人心态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知识产权执法不严,违法成本太低。
如何避免,别人的抄袭和山寨呢?除了产品本身要做好之外,更重要的要有品牌思维。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不仅仅是个ip。品牌更重要的是让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产品价值),代入感(消费人群细分)和归属感(品牌温度)。
2015年之后,真正做能起来的品牌,几乎都是具备品牌即流量属性的品牌产品。天猫双11创造了历史记录,真正赚钱的又有几个?所以不要再纠结是否被别人山寨了,被别人模仿了。更关键的,把自身的品牌建立起来,不能单靠产品,一定要摆脱依赖产品的思维模式。给品牌赋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