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市民俗文化
云南普洱是个少数民族聚居比较多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的汉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普洱各个地区的文化,习俗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婚姻习俗。
过去,人们信仰“亲上加亲”,导致表兄妹之间有通婚的。随着社会文化进步,这种习俗已经没有了。但同性之间的通婚,若在五服之内,大家统一认为是同一家族的,同性之间不会通婚。
由于同姓氏之中会有不同的家族,所以,只要不是同一家族,同姓之间是可以结婚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近亲血缘关系。
2. 普洱地方文化
普洱文化
普洱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滇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合名的,元朝时被称为“普茶”,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经历千年的岁月流转使“普洱茶”积淀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从三国时的“武侯遗种”到《红楼梦》中的“女儿茶”,几经沧桑轮回,历经风风雨雨,目睹人间百态,遗贸下悠久的历史文化。
普洱茶传承了制茶史上经典的技术,又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
第一,普洱茶的采制技术、包装风格是最古老的制茶工艺的延续。茶青采摘后,经杀青、手工揉捻,再行晒干以及用绵纸、笋叶、竹篓包装。这种制茶和包装茶叶的方式。
在中国制茶历史上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普洱茶的生产工艺,给人以“朴素”“自然”的亲切感。
第二,“饼茶”、“砖茶”,保留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及唐代、宋代的制茶形制,承载着中国最为古老而悠远的制茶文化。
唐人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全书共十章,其描绘的是一部唐代和唐代以前饼茶的生产历史,尤其在第三章所记载的“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是今之云南饼茶古代生产工艺的写照。可以说,云南饼茶,淋漓尽致的继承和发扬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制茶风格和形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叶加工、消费、品饮的鼎盛时代。就制茶形制来说,宋代是一个以“龙团凤饼”为代表的饼茶时代。
尽管宋代茶“饼”的形状大小。对茶叶原料的处理和今天的云南饼茶有很大差别,这并不影响云南七子饼茶作为最具历史文化底蕴茶品的地位。
第三,“饼茶”“砖茶”,继承和发扬 了中国传统制茶理念。“饼茶”寓意“天”,“砖茶”寓意“地”,是天、地、人和的制茶理念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意识形态领域的道教、儒家思想,是指导和创造中国各种璀灿文化的“思想基础”。
“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最古老、最典型的宇宙观。它直接作用于汉文字的起源、中国制币技术、中国建筑学(如中国特色建筑的“四合院”)、中国的逸乐和教育(如中国的古琴、围棋、象棋)等领域。
“天圆地方”思想同样浸透在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中,“民以食为天”,所以锅、碗、瓢、盆等很多与“食物”有关的容器和器皿都是“圆”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可见“天圆地方”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朴素、最古老、影响最广,最深远的思想,也是“饼茶”圆形形状诞生的思想基础。可以说:“饼茶”“砖茶”是最能代表中国茶文化的载体实物!
3. 普洱市历史文化
从历史到现在在我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很多老字号茶庄、茶行如同庆号、杨聘号、陈升号等,下面为你介绍的就是易武车顺号!
易武车顺号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御用贡茶老字号,当年易武车顺号创始人祖车顺来进京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贡生学位。
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将本号全手工制作生产的茶叶制品,通过进京城参加殿试时认识的监考官送到宫中,由于口感的特殊香醇,道光皇帝品后龙心大悦,连赞此茶:“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即钦命头品顶戴赴云南呈宣,由云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鲁史监制成长七尺三寸二分、宽一尺八寸、厚一寸五分的“瑞贡天朝”四个金色大字牌匾赐给“易武车顺号”允许车氏家族世世代代可将牌匾悬挂在门楣之上,并赐封车顺来为“例贡进士”、赐官衣、官帽。命车顺来每年进贡朝廷其独家工艺精制的普洱茶。
车顺号为云南普洱茶赢得了“瑞贡天朝”的最高荣誉,让普洱茶风靡清朝宫廷,成了皇亲国戚们相互馈赠的高贵礼品,随后又作为国礼馈赠给了许多国家的外交使节们。
迄今为止“瑞贡天朝”牌匾作为中国茶叶史上唯一受皇帝赐予的,并保存完好的匾额,它为中国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车智洁先生作为中国茶叶历史上的骄傲、唯一钦定御用贡茶老字号的第五代传人——以先祖车顺来为荣,受整个家族的委托,继承传统贡茶工艺,开始了易武车顺号的现代创业。现代易武车顺号秉承重振当年御用贡茶雄风,以炮制贡茶的独特工艺、求质不求量的生产经营理念,全面遵循诚信、卫生、健康的高品质服务的制茶思路,坚持以诚信为准则的商业道德理念。
“诚信是普洱茶的生命”是第五代传人车智洁先生一贯坚持的格言!!
做人:始终坚持诚信;
做茶:继承炮制贡茶的独特工艺、始终坚持一个料、不拼配、不撒面、表里如一、不以次充好、不以绿充青。让普洱茶真正拥有收藏存放的价值!向广大的普洱茶爱好者及消费者们完美地展现当年御用贡茶的风采,帮助大家品味到当年普洱贡茶的韵味。
4. 普洱人文风情
普洱市是一座“五线”城市,GDP不怎么拿得出手,房屋建筑之类的也没有大城市那么气派,但即使如此,当地的居民生活节奏慢,像诗一样,幸福感很高,这可能就是独属于小城市的快乐吧。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土地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县和九个自治区,常住人口24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达到了61%。这里有着包括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在内的14个民族的世代民居,所以在这里你可以一口气欣赏到十几个少数民族不同的风土人群。
同样地,普洱的一年四季都不缺民族传统节日,无论什么时候去,总有能赶得上的节日。市区内名胜古迹甚多,民俗风情也多种多样,又因为名气不大,所以即使是旅游旺季人也不会太多,不会显得拥挤。
要说当地最为著名的景点可以说就是“普阳八景”了,只可惜部分景点如今已经不在了,这也显得剩下的景点显得愈发珍贵。比如西岭温泉就是其中之一,那里的温泉水质清澈,四季的温度都保持在30-32摄氏度,泡完后周身舒爽。
除此之外,普洱当时还有保存完好的原始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奇珍异兽应有尽有。而另一方面,普洱市的养老条件也是很优越的。
首先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高达69%,空气质量更是没有下降超过99%,这里的气候宜人是世界公认的,就连联合国都说这里是“世界的天堂”,由此可见当地的空气和环境质量有多么优秀。
其次便是温度,既然说到夏避酷暑冬避寒,那么夏凉冬暖是最基本的。这里的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而且是在大中午,下午的时候就已经降温了,紫外线光照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因为大片的树林已经稀释掉了很多日照的光线;冬季这里最低也在10摄氏度左右,零下那是想都不要想,体质强一点的人穿个单件就能出门。
而在人文和交通方面,这里的人们生活质朴,很容易满足,又因为慢节奏的生活而显得十分悠闲,对外地来的游客也十分友好,如果你打算定居,他们也会很快接纳你,不至于让人处于人生地不熟的尴尬之中。
至于交通,这里的交通工具虽然没有那么丰富,但基础的大巴、飞机、高铁还是有的,从这里出发到昆明最慢也不过六七个小时,整体上还比较便利。
虽然这里的医疗条件比不过昆明,但基础的医疗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尤其是这里的人们不会生一些“城市病”(比如因久坐而导致的腰间盘突出)。
结尾
虽然普洱只是一座五线小城,但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物价低,无论是旅游还是养老都是不错的选择,那么,你有没有爱上这座低调的小城呢?
云南小城普洱,生活节奏慢得像诗,冬暖夏凉物价低适合养老
云南这座5线小城,夏凉冬暖适合养老,被称为“小春城”
5. 普洱民风民俗
老班章:既是地名,也是茶名
老班章,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小山村。
在地理位置上,老班章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行政区划上归勐海县布朗族山布朗族乡管辖。这里距离勐海县约60公里,平均海拔约1700米。“班章”二字为汉语音译而来,原为傣语“巴渣”,为“一条鱼”的意思。
老班章茶。其实,早在老班章建寨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已出现了成片的大茶树种植,有的树龄已超过百年,据说是布朗族先民所种,后来老班章的先祖哈尼人到来后,布朗族就慷慨的搬走了,同时也将这片古茶园留给了哈尼族。
老班章古茶树得以在此生长和繁衍,其实和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老班章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300多毫米,日照充足,云雾大,这些都为古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统计,老班章村和新班章村现有茶园合计5000余亩。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老班章人对古茶树也极为重视,一直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采摘鲜叶,这些都为老班章茶的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品种上来说,老班章古茶树是典型的云南大叶种茶,这种茶叶片肥厚饱满,颜色上有翠绿、墨绿色,条索非常粗壮,芽头比较肥且多绒毛。远远望去,一幅生机盎然的样子。
2003年以后,随着普洱茶的崛起,老班章古茶树的潜力得以发掘,其价格也一路飙升。由于老班章茶叶大肥厚,对于普洱茶来说则意味着内含物质丰富,比如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等含量都非常高,被视作是制作普洱茶的上等原料。
6. 普洱的传统特色文化
第一阶段:号级茶时期(1733年-1949年)
自1733年第一个茶号:同兴号创办开始,普洱茶正式进入号级茶时期。它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普洱茶行业商标意识的觉醒,自此之后云南地区的各个茶号逐渐开办,如同庆号、福元昌号、宋聘号、车顺号等茶号陆续出现。
此后百年,各家茶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在此过程,一些势力薄弱的茶号逐渐被淘汰,或就此没落或被强盛的大茶号兼并。
发展到今天,幸存下的普洱茶号实际上早已不多。像福元昌这样的茶号,其历史往往已远超百年,他们大多凭借自身品牌背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发展壮大。同时,这样的历史背景又为其茶叶品牌自然赋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了天然的品牌“崇拜”和品牌信赖。
更多的有着百年品牌历史的号级茶,他们大多凭借“拍卖”形式,C位出道,最近看到的一款百年蓝标宋聘号的拍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价格更是一路飙高,大有从百万打入千万市场的势头。
不过,过渡到现当代普洱茶发展时期,单纯倚靠自身品牌历史早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普洱茶发展现状了。除了在深挖品牌故事的基础上引入一部分消费者之外,还应推陈出新,不断在现有产品上丰富产品形式,使其能更好适应普洱茶消费群体年轻化的趋势,以此来不断强化茶友对其的好感。
另外,这些茶号还可以在强大的品牌背景下变换宣传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换个形式“讲故事”。依目前的普洱茶发展形式,仅利用图文的传统方式进行宣传早已经行不通。因此,结合当下爆火的抖音、直播、茶旅结合等形式,带茶友深入普洱茶原产地,让茶友在极富体验感和参与感的茶事活动中,自然领会到普洱茶背后的品牌故事,或许比品牌一遍遍的强势历史植入要有用得多
第二阶段:印级茶时期(1950年-1972年)
提到这一时期,想必很多茶友脑海中会自然浮现一些概念,如红印、黄印、绿印等词汇。其实这些就算是印级茶时期的最简单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了。1949年以后,号级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印级茶的大幕开始拉开。
据官方资料显示,颜色上不同的所谓“印级茶”,在品种、数量上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正宗的“印级茶”主要以红印和绿印为主,其它的多是因为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常年累月不同条件的仓储陈放,在包装上产生了色差,这为后来的“普洱茶造假”埋下了祸根。
不过,排除因历史局限性导致的因素外,这些印级茶多用料考究、工艺上乘,在普洱茶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颇高,并且很多茶品还被奉为了某些大品牌茶企的标杆茶,在普洱茶界倍受追捧。
第三阶段:七子饼时期(1972年-1989年)
这个时期是以云南中茶公司出品的普洱茶茶叶外包装上出现“云南七子饼”字样开始的,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成立为标志。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强化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标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商标意识的体现,避免普洱茶造假,致使假货流入市场,有损普洱茶声名。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一历史时期应与“七子饼”这一概念或者说其成为普洱茶规格定制的最早时间相互区别。
早期的“七子饼”出现在清朝初期,主要是为了便于清政府各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普洱茶税,方便计量而出现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能算是一种普洱茶计量单位。所以,希望各位茶友不要产生对普洱茶的七子饼时期的认识误区。
其后,普洱茶的商标、版权保护,在“云南七子饼”这一具有象征性的标识之上,又有意识地增加了大票、内飞等防伪标的操作,使普洱茶造假难度加大。
总体来说,本文所说的普洱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主要是和人们的普洱茶商标意识的觉醒相互依存的,并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逐步提高而自然过渡到下一历史时期。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在版权保护,防止造假等方面多有创新,但对于无孔不入的普洱茶制假造假事实仍然防不胜防。
7. 普洱市民俗文化有哪些
普洱茶制作技艺,又称贡茶制作技艺,它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而形成。其基本程式大体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型等工序制成各种成品茶。普洱茶贡茶传统工艺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生产工艺,较强的民俗性,工艺的独特性和产品的丰富、观赏性,为普洱茶品牌工艺的形成及茶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乃至世界茶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文化瑰宝。
2008年,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普洱旅游文化
如果是从蒙自开车自驾游到普洱旅游的话,推荐第一站普洱市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和宁洱的那柯里然后继续开车到普洱,在普洱可以逛下梅子湖公园,洗马河和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第二站澜沧县景迈芒景景区,老达保音乐小镇,东回班利村,第三站孟连县娜允古镇和西盟县龙潭龙摩爷圣地,另外建议去到澜沧县一定要吃下黄焖鸡,特色菜和烧烤加啤酒。
9. 普洱特色文化
临沧七大特征:
1、临沧独特的饮食文化。
2、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
3、独特浓郁的佤族风情,服饰工艺丰富多彩。
4、色香味独特香酥可口的沧源牛干巴。
5、展示临沧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亚洲微电影博物馆”。
6、临沧多民族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特色茶文化、水文化,全力打造以茶文化为底蕴的高原江南水乡、森林中的水乡、小桥流水的特色古镇。具备旅游接待、商业服务、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茶文化体验、超五星级酒店、瓦王盛宴、特色民居、酒吧街等功能。
7、冰岛茶:最贵重的云南普洱茶之一,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烈,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10. 普洱传统文化
明星代言无非为了钱,再说张铁林个人一向喜欢练字、品茶,木香茗的茶正好适合张铁林的个人兴趣。
木香茗沉香普洱茶用的应该是比较好的普洱茶,木香茗是由采用六年以上的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