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棋盘蛇眼镜蛇竹叶青蛇银环蛇泡酒能喝吗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20 12:16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棋盘蛇眼镜蛇竹叶青蛇银环蛇泡酒能喝吗

网上找到的资料,仅供阁下参考:

1.毒蛇泡酒不能乱喝 :眼镜蛇、竹叶青蛇等毒蛇的毒性都很大,用其泡的药酒既不能轻易内服也不能外用。蛇毒可渗透进皮肤,影响肾脏功能,还有些蛇体内的未知毒性会危及生命。所谓用毒蛇泡酒对人健康有益只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并无任何科学依据,所以,不能乱用毒蛇泡酒饮用。

2.毒蛇的毒是在它的牙,它在攻击敌人时就会从牙里分泌出毒液,毒液顺着伤口侵入人体的血液,麻痹人的神经。而泡酒的毒蛇在泡酒前都是已经先刺激毒蛇,让它蓄存毒液,再把它的牙齿扣在杯子边沿,毒液便会顺着边沿流出,然后拔掉毒牙,所以没有毒的 。毒蛇有毒尽皆知。其实有毒是指蛇的毒液,而不是肉有毒。有毒蛇有一对毒腺,在上颚,与两颗牙齿相连。牙齿中空,蛇咬人时将毒液从牙齿注入人体。泡酒用的毒蛇是经过严格加工炮制的。最重要的就是去掉牙齿和毒腺,其次是清干净内脏,这样就可以食用或药用了。其实蛇肉也有微毒,但和蛇的毒液不是一种毒。就好像蝎子有毒一样,就是尾尖有个毒腺,去掉后既可食用也可药用。

3。笔者专门请教了有关中医专家、国有中药房药剂师及蛇场养殖专家。据他们介绍,蛇酒确实有祛风通络、活血、镇痛、解毒、镇惊、强壮的功效,但由于各种蛇的毒性不同,功效不同,各种蛇酒也有不同的功效,并非包治百病,乱吃一通,要对症下药。蝮蛇、五步蛇、金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等都是极毒性蛇类,用毒蛇泡酒应格外谨慎,讲究严格的科学炮制,来不得半点马虎。一般来说,制酒时先要去头、去尾、去毒囊,也不能要浸几条就几条,一般两三种同一毒性的蛇浸泡较合适,再泡入50度以上的优质白酒中,须浸泡半个月以上毒蛇的毒蛋白分解毒性才能完全消失,成为能饮用的有一定攻效的蛇酒,每次服用量25.5毫升(二汤匙)即半两酒为宜。显而易见,街头蛇贩活毒蛇浸酒,不讲科学炮制,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宣传广告又起了误导消费者作用,饮用后对人体健康反而有害无益。

4。因为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这种活性蛋白酶只要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进行处理,其活性便会失去作用:①高温100℃;②较强的氧化作用;③较高浓度的有机溶剂。 古岭纯米酒的主要成份之一是乙醇,而乙醇是一种公认较好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蛇毒组织细胞中,把蛇毒里的大部水溶性物质以及水不能溶解、必需用极性有机溶剂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一般在含乙醇40%的米酒里,活性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同时还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所以,喝了毒蛇炮制的酒不但不会中毒,相反,经过酒的溶解作用,变毒为宝,成为治疗风湿骨痛、关节炎等病症的良药之一。 用毒蛇炮制的保健酒喝完以后,可用40度以上的米酒再炮制一次,加一些当归去除腥味和增加药效,或针对自身的病痛适当放入一些其它中药材也可以,长期保存不易变质,没有任何副作用,您尽可放心饮用!

5。对药物颇有研究的谢崇源教授对药酒也持谨慎态度。他说,不是人人都适合喝药酒,要看个人人体差异。因为药酒大多是辛温性燥,容易化火伤津。一些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癫痫、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的病人等,均不适宜服用药酒。对酒精过敏的人,就更不适宜饮用药酒了,孕妇也要慎用药酒。另外,滋补性的药酒,年轻人就别急着喝了。

都可以,取牙,去内脏,留胆,洗净,以53度以上白酒泡之,三月可饮。目前国内竹叶青蛇40年老酒,被卖到三千元一两。

就光竹叶青就够送你见上帝的了。别喝了、都是巨毒的玩意、不过我怀疑是假的。真的这些条蛇得上万

二、海南有哪些毒蛇?

有的而且很多。越南烙铁头蛇,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蛇,冈氏竹叶青蛇、福建竹叶青蛇,金环蛇、银环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福建华珊瑚蛇、中华珊瑚蛇,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小头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海蝰蛇。这些毒蛇均在海南。

扩展资料:

蝰蛇: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眼镜王蛇: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三、在贵州有哪些毒蛇?

在贵州有竹叶青、原矛头蝮、尖吻蝮、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

1、竹叶青蛇

头大,三角形;颈细;尾较短,有缠绕性;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带有毒腺。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1倍,雌性最大全长98.1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5倍。

生活于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2、原矛头蝮

头部典型的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名烙铁头。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最大全长雄性(906+218)mm,雌性(998+282)mm,体重50―250g。

原矛头蝮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会进入室内。

3、尖吻蝮

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鼻孔与眼之闻有一椭圆形颊窝,它是热测位器。

尖吻蝮主要栖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夏季喜欢在山坞的水沟一带活动,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是阴凉通风有树有水,也在茶园、农田、柴堆内活动,能上树,也能进入人房。冬季多在树根形成的天然洞或旧鼠洞中越冬。

4、银环蛇

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5、眼镜蛇

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

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中国只有4属8种左右,如银环蛇 、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

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住宅附近也常见出现。该蛇食性很广,既吃蛇类、鱼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动觅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叶青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矛头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尖吻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环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眼镜蛇 (生物)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烙铁头 (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

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