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KU LIAN SHU
别名:苦苓、苦苓仔、楝树、金铃子、翠树 形态特征: 亚洲的一种速生的小乔木,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都很常见。苦楝树为落叶乔木,高可10公尺或更高。羽状复叶,各小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或有锯齿。三四月间开花,淡红色,小形,排成圆锥花序,萼钟形5裂,5花瓣。雄蕊10个,花丝相连而成筒状,淡紫色。花柱一个。果实径约1——1.5公分,卵状球形,核坚硬,熟时黄色。种子(即果核)光滑,长椭圆形暗褐色或黄色。栽培庭园中,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具。
苦楝的花和叶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等地。江西 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杀虫。用于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根皮和干皮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亦入药,现今未用。
原记载为:花,热痱,焙末掺之。铺席下,杀蚤、虱。(时珍)
楝实(取干燥成熟果实):疏肝理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胃痛、腹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楝叶(干燥叶):止痛,杀虫,用于疝气,蛔虫,跌扑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主要化学成分:
苦楝树的干皮、根皮含苦楝素、水溶性成分C31H40O12,还含有其它苦味成分;干皮中还含有正三十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具有与山道年类似杀虫作用的化合物,还分离出香荚兰酸和dl-儿茶精,前者能驱除蛔虫与短膜壳绦虫。又从苦楝变种的叶子,分离出二种黄酮体:芸香甙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果实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还有4,4,8-三甲基-3β,7α,23-三羟基-胆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内酯。从日本苦楝的果实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还有楝酮乙酸酯和去乙酰杜楝质等。
根皮及茎皮有毒。果实又称苦楝子,果肉亦有毒,老乡多用果肉为糨糊糊鞋底,一可以节约粮食,二可以防虫防蛀。
果实的毒性最强。如果误食会造成头痛、呕吐、恶心、腹痛、腹泻、昏睡、 抽搐、血压下降、呼吸麻痹而死亡。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