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
SN 0339-95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本标准于2013年5月1日被SN/T 3263-2012 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代替。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验的抽样、制样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检验。食品及相关产品中毒素检测标准汇总
2. 制定标准是评价茶叶质量的
GB 10221。2-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有关的术语GB 10221。3-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GB 10221。4-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GB 11767-89 茶叶种子和苗木规格标准GB/T 4879-85 防锈包装GB/T 5009。 1-85 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11-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85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 5009。 22-85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57-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33-85 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箱GB/T 5034-86 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板GB/T 5048-85 防潮包装GB 5127-85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T 5398-85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GB 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8057-87 茶叶机械名词术语GB/T 8302-87 茶 取样GB/T 8303-87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4-87 茶 水分测定GB/T 8305-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87 茶 总灰分测定GB/T 8307-8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87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87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 8310-87 茶 粗纤维测定GB/T 8311-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8312-87 茶 咖啡碱测定GB/T 8313-87 茶 茶多酚测定GB/T 8314-87 茶 游离氨基酸测定GB/T 9172-88 花茶级型坯GB/T 9172-88 花茶级型坯(附录B)《茶叶滋味化学鉴定法GB/T 9172-88 花茶级型坯(附录C)《茶叶水分测定的快速法GB/T 9172-88 花茶级型坯(附录C)《茶叶总灰分测定的快速法GB/T 9174-8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9194-88 茶尺蠖防治标准GB 9679-88 茶叶卫生标准GB 9683-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9833。 1-88 紧压茶 花砖茶GB/T 9833。2-88 紧压茶 黑砖茶GB/T 9833。3-88 紧压茶 茯砖茶GB/T 9833。3-88 紧压茶 茯砖茶(附录B)《茶梗检验方法》GB/T 9833。3-88 紧压茶 茯砖茶(附录C)《非茶类夹杂物检验方法GB/T 9833。 4-88 紧压茶 康砖茶GB/T 9833。4-88 紧压茶 康砖茶《紧压茶类每块(个)净重量检测方法GB/T 9833。5-88 紧压茶 沱茶GB/T 9833。6-88 紧压茶 紧茶GB/T 9833。7-88 紧压茶 金尖茶GB/T 9833。 8-88 紧压茶 米砖茶GB/T 9833。9-88 紧压茶 青砖茶GB/T 10220-88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B/T 10221-88 感官分析术语 一般性术语 GBN 144-81 红绿茶卫生标准、茶叶卫生管理办法GBN 238-84 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 GBN 54-8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附:食品放射卫生管理办法SB/T 10036-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92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1680-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T 13738。 2-92 第二套红碎茶 GB/T 13738。4-92 第四套红碎茶 GB/T 14456-93 绿茶 GB/T 14487-93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3. 茶叶的安全性和质量
1最早产生袋泡茶时采用的包装材料,但现在一般都很少使用。丝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纤维(由氨基酸构成),而棉纱则是植物纤维素(大分子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两者都对人体无害,但是其加工封装性能较差。
2、尼龙即聚酰胺纤维,无色无味的食品级尼龙滤袋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标准,透过其透明的高质感耐热网布能看到所包茶叶的真实材料,是普通的滤纸茶包不可比拟的新型茶叶包装滤材。
茶包安全吗 茶包泡几次最好
3、因为滤纸或天然植物纤维的封装性能较差,因此可以与一些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纤维复合制成包装袋,如与聚醋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的共聚物纤维复合形成的热封性滤纸,如与一些树脂复合来提高滤纸耐沸水冲泡的能力等。这一类纤维对人体相对来说可能会有更高的健康风险。
4. 茶叶质量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等级评定标准. 例如:
龙井:分13个等级,即特级1—3等和1—10级。实际上现在9、10两级已不再生产。一般特、1、2、3级为高级龙井,4~6级为中级龙井,7级以下为低级龙井。级别越低,炒制时锅温越高,投叶量越多,炒制手势也越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5.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和目的
保存两年以上
茶叶种植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对茶树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等,记录需保存两年以上。
对生产的茶叶开展质量安全监测,或者委托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应当有检测记录,同时检测记录应该保存两年以上。
茶叶经营者应当如实记载茶叶的购销台账,且保存两年以上。
6.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加工条件与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红茶、紧压茶、花茶类的无公害茶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97 茶 取样
GB8321.1-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199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9679-1988 茶叶卫生标准
GB9679-19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14935-1994 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3、鲜叶的加工条件
3.1鲜叶盛装容器必须洁净、透气、无污染、不紧压,不得用塑料袋材料,运输、贮存时也必须清洁卫生。
3.2鲜叶、毛茶收购应严格行验收标准,不得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有异味、霉变、劣变的茶叶,或污染农药或其他物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茶叶。拼堆和堆放地点应通风、干燥、洁净、不得与化肥等其他杂物混合存放。
3.3环境条件
茶厂选址、厂区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中华我民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我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茶厂应远离粪池、垃圾场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有的与潜在的污染源。
3.4人员要求
参与无公害茶加工厂人员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
4、包装材料
无公害茶叶的包装料必须符合GB11680的规定。
5、无公害茶的卫生要求
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标准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物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
5.2卫生指标见附表A,出口茶叶的卫生指标见附录A、附录B。
6、检验卫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检验,其余指标检验方法见附表A、附表B。
7、检验规则
7.1取样与组批
7.1.1组批:请确定“批”的内容。
7.1.2取样:按GB/8302进行
7.2制定规则
经取样检测,如查有一项指标未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8、标识
无公害茶叶的食品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
无公害 质量标准
7.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的意义是什么
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8. 评定茶叶质量的基本原则
鲜叶:形态
不同的茶树,最大的区别在于叶片。而叶片特性的不一样,品质也不一样。
1、观察树梢
我们得会分清芽头,嫩叶,成熟叶。
嫩叶跟成熟叶是怎么区分呢?观察叶片是不是长在已经木质化的枝条上(呈现出红褐或者褐色的),长在这种枝条上的鲜叶,就是成熟叶了。
2、观察嫩叶颜色
鲜叶都绿色的吗?
其实并不是,会有以下几种颜色:
鲜叶不同的颜色,品质也有不一样的表现。
除了观察颜色外,我们还要观察叶子的光泽程度。
3、观察成熟叶形状、厚薄与叶脉
不同品种的茶树,最大的差异来鲜叶的不同。虽然茶树鲜叶都是以椭圆形为主,但是亦有不一样的高矮肥瘦,有一些鲜叶厚一点,有一些鲜叶薄一点,有一些鲜叶的主脉副脉显现一点。这些都是区分品种的关键因素。
4、观察叶尖
除了形状是主要的特征外,叶尖也是个重要的特征。
不同的叶型与叶尖的鲜叶,品质也上也是有差异。
5、观察叶种
不同的叶种,跟成熟叶的大小、内在品质,有着重要的联系。
每一类叶种,都有其特质。
一般认为:叶子大的滋味比较浓强,叶子小的滋味比较鲜醇。
6、观察叶缘
叶缘除了观察起伏程度外,还要仔细观察叶缘的锯齿。
7、观察绒毛
除了鲜叶的形状外,像芽头与嫩叶背面的毫毛疏密程度,也会影响品质。
观察茶树鲜叶,总结下来:
先观察鲜叶的颜色与光泽,
再观察成熟叶的形状、厚薄,观察叶脉显露情况,量度尺寸,
接着观察叶尖的形状,叶缘的形状,再观察毫毛的疏密。
你们想知道这些特征,跟品质有什么样的关系吗?不同的鲜叶,其内含物质也不尽相同。
鲜叶: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茶叶中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种,可分为:水分、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三大部分。
茶叶中的有机物,除了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初级代谢产物外,还有多酚类、生物碱、茶氨酸等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虽然含量不高,但是对茶叶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含水量
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制茶技术措施是以含水量为依据。
杀青后叶片含水量在60%左右,加工完成后保存时要保证茶叶含水量在5~6%。
2、多酚类
简称茶多酚,是茶树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制茶过程中转化的程度、形式不同,对茶叶品质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形成茶汤苦涩味的主要原因。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茶多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黄烷醇类(儿茶素类,占比70-80%)
黄酮醇类
酚酸类
花青素类
儿茶素中的四种单体(EC/EGC/ECG/EGCG)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的重要滋味物质,其含量高低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在红茶茶汤中增加咖啡碱后,可提高滋味的鲜爽度。
咖啡碱可以与多酚类化合物络合,特别是茶红素和茶黄素,当茶汤冷却后,这种络合物便悬浮在茶汤上,使茶汤浑浊,俗称“冷后浑”。这种现象在高级茶汤中尤为明显,是红茶品质良好的象征。
鲜叶:质量
鲜叶质量包括鲜叶嫩度、匀度和新鲜度三个方面,其中嫩度和匀度是鲜叶质量的主要指标,新鲜度主要是针对鲜叶采收、运输和管理过程的质量指标。
1、嫩度
指芽叶伸育的成熟度,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评定茶叶等级的主要指标。一般而言,嫩芽叶多、伸育健壮、叶质柔软、叶色浅绿是鲜叶嫩度好的标志。
2、匀度
指同一批鲜叶质量的一致性。同一批鲜叶老嫩不一,则叶质柔软程度不同,内含成分也不同,会给制茶带来很大困难,如很容易造成杀青程度生熟不一、揉捻中嫩叶断碎或老叶不成条等问题。
3、新鲜度
保持原有理化性质的程度。鲜叶采摘后放置时间越长,内含物便不断分解和转化,与刚采摘下的鲜叶差距便越来越大,导致加工形成的品质有所变化。
新鲜的叶子挺拔、不皱缩
鲜叶:管理
鲜叶经采摘后,原则上要求立即进行加工,以保证其新鲜度,但是有些时候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投产,需要进行短时贮存或运输。
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如不加强鲜叶管理,就会造成鲜叶受损,降低鲜叶新鲜度,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由于影响鲜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鲜叶水分、温度、氧气和机械损伤等,所以在管理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保持鲜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