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应该约为50kg ,出油率和油茶品种及油茶树的管理有一定关系。
茶籽变成茶油要经过摊晒、剥壳、碾碎、压榨四道工序,按正常情况计算,100斤油茶籽,而茶籽,约能炼制茶油20斤。当然,茶籽的质量、大小、干湿等因素也影响出油多少。
广西日报
本报田东讯 (记者/陈静 通讯员/郝孝力)田东县大力实施油茶品种改良工程,从广西林科院引进岑软3号等油茶良种,亩产油量由原生油茶10公斤增加到30公斤,平均亩产茶籽由原来的40公斤增加到120公斤。
山茶油是我们茶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是从新鲜果实中榨取的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其凭借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食用油没有的诸多有点被誉为是东方橄榄油。 2008年到2011年山茶油产量平均年递增量达到7%。至2011年茶油的产量达到了28.8万吨。但只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1%。我国山茶油市场尚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这就意味着山茶油产业要想发展就要加强产业化模式,提高山茶油的生产技术水平,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产业的整个布局,加强产业的资源整合利用,保持我国山茶油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后劲,促使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所以湖北、湖南等地都出产山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经科学鉴定,山茶油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榄油。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的发展
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的蜀锦,行销魏吴。后赵的邺锦与蜀锦齐名,前秦的回纹锦深受人们喜爱。北魏在纺织业发达的河北地区集中了大批工匠,纺织品产量大增。
隋唐: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就有20多个品种。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明清:如江南“织造尚松江,织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2)冶铸业的发展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铜铸造工艺出现金银错和雕铸技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冶铁业仍以官营为主。后赵、南燕等都设有冶铁场,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东晋南朝时,扬州成为冶铸中心,谢平、黄文庆两位匠师号称中国绝手。魏晋时期,炼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
隋唐: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明清: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每一炉场,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
(3)陶瓷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他们制造的陶器,称为彩陶。如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和黑陶。
商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秦朝:多次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
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隋唐: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
辽宋夏金:①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产地分布更加广泛,定窑、汝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②南宋景德镇称为全国著名的陶瓷中心,产品有“饶玉”之称。③辽代生产的瓷器鸡冠壶、凤首瓶等便于马上携带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射的民族本色。④金代制瓷业相当进步。
元代:青花瓷,胎釉烧造和彩绘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明清:江南景德镇至此也就有舂土、澄泥、造坯、自画等十几道工序。
(4)制漆与造船
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红漆碗
制漆业 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
战国: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造船业:隋唐: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5)其他方面
造纸业:西汉前期已有纸张,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工具。
春秋战国:池盐、井盐和海盐
两汉时期:盐铁专卖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