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茶叶市场动态,茶叶企业新闻,茶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nbmjn.com

电烤箱烘焙茶叶方法?

一、电烤箱烘焙茶叶方法?

看你要的茶叶是什么类型的,

比如金骏眉,跟大红袍,跟铁观音,三个茶叶都是不同的性质,

金骏眉小而且细,大红袍叶大但是不紧,铁观音颗粒紧结,三个茶叶的受火程度是不一样的,

是从湿茶烤成品的话,那70左右度烤1.5到2小时应该够,要是要提香的话,温度要在100到130左右把握,请说明要烤什么样的茶,什么口味的,

二、茶叶烘焙机烘焙茶叶多久合适?

铁观音韵香 看香型程度 105℃-115℃ 3-4小时 铁观音 浓香 120℃-160℃ 4-11小时 岩茶 120度 10-48小时 依个人口感掌握时间和火候

三、茶叶苦涩味的烘焙方法?

茶叶烘焙,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对茶叶进行干燥。利用焙火的火候,可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生、异味,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棚。

采用木炭焙茶,是安溪的一种传统的制茶技术。其茶具有特殊风味,能延长存放时间,且越陈越香。

四、茶叶烘焙机的使用方法?

1、需要根据具体的机型而定,但基本步骤包括:首先将待烘焙的茶叶放入烘焙筒中,然后按照设备说明,设置好时间、温度等参数,启动烘焙机;烘焙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茶叶的状态,以避免茶叶过火糊焦或者过于生硬。

2、其原因在于茶叶的烘焙对于茶叶的口感、香气、色泽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烘焙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精确控制,能够使得茶叶更好的保持其质量和风味。

3、有多种,常见的有滚筒式烘焙机和流通式烘焙机。滚筒式烘焙机的效率较高,适合批量生产,而流通式烘焙机则更加精确,但适用范围较窄。此外,茶叶的烘焙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炭火烘焙、电热烘焙、石炉烘焙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五、茶叶烘焙温度?

烘干茶叶的温度为120~150度。揉捻叶一般要求在30~40分钟内烘完一道,而后可静置24小时再烘第二道,一般烘2至3到即可全干。

六、茶叶电焙方法?

把茶叶装进电焙机后根据按键不同作用按下相应键

七、茶叶烘焙最佳温度?

温度以不超过110度为宜,时间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八、茶叶烘焙好后可再次烘焙吗?

可以。

如果茶叶出现受潮、杂味、臭菁味等问题时,怎么办呢?将茶叶丢弃吗?不妨将茶叶复焙(烘焙),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茶叶的烘焙,可以将茶叶的水分、杂味、臭菁味未去除尽,而成品茶由于时间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 茶叶变质,香气散失。再次烘焙却可解决上述问题。

九、茶叶为什么要烘焙?

茶叶烘焙的变化原理

烘焙茶叶即是视茶叶的水分`果胶质、重量, 透过烘焙器具的风、火、时间的互动关系,寻找并掌控酶促反应到所需要的涩、香、味。

  烘焙之主要目的,在于酦酵已达到所欲程度时,用高温毁灭酵素,并除去水分,以停止酦酵之进行:同时,叶中物质,因受熟而起变化,遂发出干茶所特有之麦芽的气味。

  烘焙之学理

  未经烘焙与烘干后之酦酵叶;泡出之茶汤有明显之差别,前者青而生,后者变为成熟,故烘焙时茶叶中必发生某种化学变化,此种变化为成茶所必需。是以烘焙可作为由萎凋至成茶所生变化之进一步发展,不只水分之减少已也。就此而论,适当的烘焙情况为制造良茶之要件,故茶叶所受之实际温度殊为重要。烘焙虽能发生某种变化,但亦能使其停止,以免酦酵过度,故所用之温度务须尽速升至停止酦酵所需之温度,否则,茶叶在烘焙时将发生极速之酦酵。

  烘焙前要对茶的整体结构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透过识茶的步骤,对茶的主体结构的认知将更加慎密,才能有助烘焙前之规划能力。

  水分 :在鲜叶上,水分占有 75% 左右的比重,在茶的烘焙上,其从鲜叶排出的方法是以渗透蒸腾的输送方式为之,先后次序为先叶肉、再叶脉 、柄、茎。

  酶 :酶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青味 :主要源自制程中萎凋不当所致不足或不均都会产菁味。

  苦味 :在半发酵茶中苦味是无可避免会存在的,只是程度与性质的不同。

  涩味 :涩为在半发酵茶的范围里与青、苦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只是程度与 性质上的差异而已。

  闷味:此味与先天无关,纯为制程上的疏忽与不当所致。

  陈杂味 :形成原因以储存不当为最,如储容器破损;空间的温、湿度过高;环境 汙染;受到阳光照射等。

  烘焙时叶中所发生之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述之如下:

  一、烘焙时之物理变化。

  1. 水分之蒸发主要的变化为水分之丧失。含水量多之叶,焙烘时须蒸发之水分亦多。

  2. 叶片大小之变化:烘焙时亦能减少叶片之大小。据试验结果,由一装有6号筛眼之解块机筛出之幼叶,烘焙后能通过10号筛眼。叶片之大小,约缩小一半。

  3. 色之变化:成茶之呈黑色,乃因叶片外部的干茶汁薄膜之积聚所致。此薄膜之化学性质,俟后讨论。有些叶片其薄膜不厚,故不能形成不透明之黑色遮盖物。此种叶片大抵为毛峰或第一叶,而烘干后之色由银灰至黑,视积聚于叶表面之薄膜而定。

  二、烘焙时之化学变化:

  1. 化学变化说: 关于烘焙时之化学变化,甚少正确的报告。已发表之理论大抵系以茶叶烘焙前所存之物质为根据。

  通常以为香气之损失系由于芳香油之挥发,萧氏谓茶之香气,一部分系由于游离的香质,但大部分与固定的香质有关。此固定的香质为茶素氧单宁盐中单宁之属性。游离香质之量较固定的为少,故前者之影响还较后者为少。

  卡本德及哈理逊两氏曾比较未烘茶叶与烘干茶叶侵出之茶汤,证明前者之茶汤,表面上有稀薄之油层,而后者之茶汤,无此油层。此虽确实,但此油层即茶素氧单宁盐,并非芳香油。

  吟罗氏谓烘焙时,叶中蛋白质悉被凝结,并谓糖与煳精,可能起胶化作用,但此说缺乏试验证明。

  箫氏之化学研究已证明蛋白质在茶之制造中并非重要,且指出烘焙时发生之胶化作用,半由于加热对单宁核附属之侧链部份所发生之某种变化之影响,半由于果胶物及其可能产生的分解物之作用。

  卡本德及哈理逊两氏谓干茶所特有之味与香,乃由于胶化作用,与糖在锅中受热相似。受影响之物质,在酦酵叶中发出「青」味,烘焙后,即消失净尽。

  烘焙时除香气减少外,至于烘焙与香气之关系,似尚无证明。「青」味之消失,乃因酦酵叶中之绿色物质受热影响,由茶分离出来之绿色物质之溶解度受热处理时易起变化。

  关于烘焙时发出之其它变化,甚少化学证明,南宁加氏发现烘茶时排出之气体,含有少量甲醇及丙酮。箫氏指出,果胶物分解之结果,甲醇及丙酮便被俳去。南宁加氏并发现烘焙时,单宁酸干能增加,但因彼所得之结果,系用有机溶剂提浸,而非用化笔鉴定与分析,故不能证实此种物质究为何物。

  卡本德及哈理逊两氏谓烘焙时茶素损失,但温度减低,则茶素损失量亦随之减低。茶叶长时间置于高温度中,则茶汤味薄而浸出物亦少,其主要原因,在于茶素氧单宁盐受热之影响,因此物之溶解度,视所受之温度而异,果胶物亦有同样现象。

  萧氏及钟司氏谓烘焙初期,酦酵仍可进行,并谓幼叶侵出物之百分数由44%增至48.8%,烘焙完毕后,减至47%,而粗叶浸出物之百分数由43%减至41%,由此可证明,烘焙时可溶物之浸出量并无显着差异,但长时间过度烘焙,则浸出量当有显着差异也。

  2. 酵素之抑制说:此说认为酵素之变为不活性,系因受烘焙时温度之影响,有两种事实足以支持,此说:一为所有酵素均易受热之影响,用100F或以下之温度,烘焙之茶不易保存。一为包装之茶含有6%之水分时,仍可进行缓慢变化,即称为后酦酵,此种后酦酵与酵素作用有关,日晒法之温度不高,亦可停止酦酵,但制成之茶不易保存。

  总上所述,烘焙时,酦酵之停止,与下列三种原因有关:

  (1)水分之减少。 (2)酵素受热之影响。 (3)热对反应物质之作用。

十、茶叶烘焙和翻炒区别?

烘焙和翻炒都属于绿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目的一样,就是利用高温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区别在于翻炒是用高温铁锅炒制,烘焙是直接高温烘焙。

翻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上一篇:返回栏目

发表评论

条评论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