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泡茶下投法
泡茶到底需要多少水,首先要看泡的是什么茶。
红茶、绿茶、花茶,每克茶大约需要50ml的水,首先,用一个200ml的玻璃杯,那么通常注水量只到150ml左右,七分满即可。因为太满了,一方面不符合茶艺的礼仪中的‘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另一方面太满了也不好拿。其次,按照上面所讲的每克茶50ml水,那么可以知道,这么一个200ml的玻璃杯,需要水量150ml,投茶量3克。
乌龙茶、普洱茶,每克茶大约需要20-25ml的水,也就是说,用同样的茶杯或者茶壶去冲泡乌龙茶或者普洱茶时,同样的水量,却需要两倍的投茶量,每150ml水,需要6-8克茶叶。
黑茶,尤其是其中的砖茶,如果用于制成酥油茶,那么每克茶大约需要30ml的水。
以上所有的比例,都仅作参考,因为人有不同,到了最后,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调节茶水的浓淡。
2. 泡茶中投法
有了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采用合适的冲沏方法,才能泡出好茶。冲茶要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1、涤器。茶具必须洁净干燥,要用开水烫洗,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然后放在干燥处的竹架上。
冲茶的正确步骤
2、煮水。煮水的燃料要讲究,宜用木炭或电,忌用煤油、柴油等有烟气及异味的燃料。水煮沸的程度,要因茶而异。如:沏高档绿茶,需将煮沸的搁置几分钟,水温降到85℃左右再冲沏,且不要加盖,以免叶片被焖黄。而沏红茶、乌龙茶,尤其是紧压茶,则需用滚烫的水冲沏。中、低档茶可用93℃~100℃的水冲泡。
1、烫杯。先将茶杯烫热,否则,冷杯会影响茶叶中可溶物的浸出,同时,壶嘴处水温太低,不宜泡茶。
2、取茶及投放。正确的取茶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呈三角形轻撮取。至于投放顺序,张源《茶经》说:“投茶有序,无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约上投。夏宜上投,冬宜下投,春秋宜中投。”现在,人们习惯先放茶后冲水。
3、冲沏。冲沏时有“高冲低行”的说法,古人称之为“鲸波乍起”。手法是:水壶对准茶壶低泡,随即抬高,从高处冲下,使茶叶受水的冲力在杯中旋转、上下浮动,使茶叶内的有效成分能均匀地溶出。待水量达7~8分满时,迅速放低壶位,减慢冲泡速度,既可避免声响,也可避免茶汤起泡末。
4、冲泡时间的长短,因水温和茶叶的品种、老嫩不同而有所区别。85℃水温以四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两分钟。条索状茶类要较高的水温和较长的时间,以使条索充分展开,而片状茶所需水温则应低于条索状茶叶的水温,时间也相对短一些。
5、茶叶冲沏的次数也因茶类的不同而异,一般茶叶通常冲泡2~3次,而武夷岩茶,七泡后仍会有余香。
3. 泡茶下投法不同有区别吗?
绿茶泡开后沉下去好。
不同的茶叶,性质不同比如龙井茶,因为是扁的,所以容易漂在水面上。所以一般采用下投法冲泡(先放茶叶后放水),这样就不易漂在上面了。
碧螺春做的比较细紧,采用上投式冲泡(先加水,最后放茶叶)茶叶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要比较好坏,只有在同种茶叶,同样的方式去对比才可以。一般来讲,茶叶轻的为次、重的为佳,我们叫身骨重,结实,内含物质丰富。
以龙井为例,都采用上投法来比,先沉的相对要好,久久不沉的要次一点。另外,我们以轻重来判断好坏时还有种方式。就是看容积比。同等重量,比体积;体积越小越好。同等体积,比重量;重量越重越好。
审评茶叶的优劣,目前仍然以感观为主,理化检验为辅.感观审评鉴定法,是以人的视,嗅,触觉等感官,视其外形,叶底和茶汤的色泽,尝其滋味,嗅其香气,综合提出审评意见.理发审评鉴定法,是以各种仪器测定茶叶内含的水分,灰分,茶末比例和紧压茶的含梗量.在审评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泡茶上投法和下投法是什么意思
在一般茶艺中,投茶共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上_法、中投法和下投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 是先放茶叶再注水,此方法即为下投法,下投法较为常用。上投法:先在杯中注入约七分满的水,再投茶。中投法:在杯中注入约1/2的沸水,再投茶,称中投法。下投法:先将茶叶投入杯中,再注水,称为下投法。洞庭碧螺春、都匀毛尖等干茶身骨重实, 条索较为紧结,且芽叶细嫩,适合用上投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干茶条 形松展,不宜沉入底,可用中投或下投法。青茶、黑茶、红茶等干茶重实,条索紧结, 且遇水不易泡开则适合用下投法。
5. 茶叶下投法
1、上投法是泡茶时先注满水后再放入茶叶。 2、中投法是泡茶时水注入三分之一后再放茶叶放,泡一段时间后再注满水; 3、出自明代张源所著《茶录》一书在谈到投茶时是这样说的:“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意思是在冲泡绿茶的时候,投茶是有顺序的,即所谓的下投、中投、上投。
6. 投法冲泡的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叶,保持了茶叶天然颜色。绿茶以汤色清澈,茶汤中绿叶飘逸沉浮的姿态闻名。冲泡绿茶时,宜使用透明度高的玻璃杯。这样才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状态。除了玻璃杯,白瓷茶杯也是不错的选择,也能映衬出茶汤的青翠明亮。绿茶由于发酵度低,冲泡水温不宜过高,适宜冲泡绿茶的水温是85°C。绿茶的冲泡方法分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上投法:就是一次性向杯中倒入足够量的热水,待水温度适宜时,再放入茶叶。中投法:先往茶杯里放入茶叶,再倒入热水,稍加摇动,让茶叶与热水接触,然后继续倒入热水。下投法:先向茶杯中放入茶叶,然后向杯中,一次性倒入足够热水。绿茶一般都是以下投法冲泡较为常见,绿茶以三次冲泡为佳。冲泡好的绿茶应该尽快喝干,浸泡久了会影响口感的。
白茶属于轻发酵茶叶,分为白芽茶和白叶茶。白茶冲泡较自由,可选茶具较多。如玻璃杯,盖碗,茶壶等。白茶冲泡水温在85°C-90°C之间,白茶冲泡方法有:杯泡法,盖碗法,壶泡法,大壶法,煮饮法。煮饮法是利用铁壶,放入适量清水,再投入白茶茶叶,小火煮几分钟,倒出茶汤后品饮。煮饮法适合有一定年份的白茶,这样才会比较有味道。
黄茶也是轻度发酵茶叶,分为黄芽茶,黄大茶和黄小茶等。冲泡黄茶的茶具选用和其它茶种相似,可以选择玻璃杯或者茶碗进行冲泡。选择玻璃杯冲泡更适合欣赏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景观。选择茶碗对冲泡工艺更讲究,更适用于品尝茶汤的滋味。冲泡黄茶水温控制在85°C-90°C之间,让茶叶更好溶于水中。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乌龙茶的冲泡较为讲究,采用的茶具有别于其它茶种。泡乌龙茶的茶器具有:茶壶,茶杯,茶海,茶荷,茶匙,水盂等。乌龙茶对冲泡水温要求很高。茶叶的水分为三沸,其中二沸的水,茶叶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适合乌龙茶,更能品饮出茶汤韵味。由于乌龙茶叶片比较粗大,如(永春佛手茶),所以投茶量应该控制在7-8克,可以使用陶瓷盖碗冲泡,水温控制在90°C。乌龙茶冲泡方法分为沸水冲泡法和冷水冲泡法(即冷泡茶),不同冲泡方法,获得的口感不一样。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品饮红茶适合用白色瓷杯或者瓷壶冲泡。红茶需要用沸水冲泡的,红茶冲泡水温在95°C-100°C.水温太高不利于及时散热,容易将茶汤闷得发黄而苦涩。冲泡红茶时,使用的茶具不同,可将红茶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叶,也被称为紧压茶。黑茶一般选用陶瓷杯,紫砂壶进行冲泡,也可陶壶煮法。黑茶的茶叶较老,在水温方面,要使用100°C的沸水进行冲泡,才能保证黑茶出汤后的茶汤品质。冲泡方法有:煮饮法,杯泡法,盖碗法。在冲泡过程中,可以比其它茶叶闷泡时间较长一点,每次大约2-3分钟后品饮,才可真正体会黑茶口感。
不同茶类的茶叶,发酵工艺不同,茶叶的老嫩程度不一样。茶叶冲泡所使用的器具也不一样,冲泡的水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冲泡一款茶叶,除了选择优质的水质,还有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水温,以及浸泡时间都很关键。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试试,看看是不是使用不同手法冲泡出茶叶的口味不同。
7. 泡茶方法上投法
各有各的好分上、中、下三种投入法上:先放水再放茶 水温要85度中:先放茶倒三分之一的水等待1分钟之后用360度回旋把水到满 水温要90度下:先放茶在360度回旋直接把水到满 水温要95度绿茶:属茶头较细嫩的茶叶要用上投法,先注水,80度左右, 再放茶叶,这样不会烫坏细嫩的茶芽.(如碧螺春) 其余的叶片较大些的可用中投法,烫过杯后,放入3克 左右茶叶,加入1/3的水轻摇,待茶叶略展时用水高冲 即可.水温应控制在85度左右.(如龙井,毛峰等都可) 乌龙茶(闽南观音,闽北岩茶,台湾冻顶,广东单枞)都可用中 投法泡茶,但水温都要为100度沸水.但这只是办公室简 易泡法,若想好喝还是要用专门的器皿来冲泡的..
8. 泡茶的下投法
日常冲泡茶叶时,茶汤变得浑浊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有的人冲泡出来的茶汤却清澈明亮,而自己泡出来茶的却是另一个样子,很是不解!
引起茶汤浑浊的几个原因
1. 品种因素
有些茶本身就茶毫丰富,比如黄山毛峰、白毫银针、级别高的龙井等,多以较嫩茶叶为原料的绿茶、白茶为主。而这些毫毛是鉴别好茶的标准之一,冲泡时,毫毛多而茶汤变浑,这是很好的情况。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如红茶容易出现"冷后浑"现象,茶叶中含有茶黄素,茶红素和咖啡碱,当温度低下时,三种物质会缔结在一起,随着温度的越来越低,缔结物会越来越多,也会出现浑浊现象。但无法决定红茶是否优质,我们也不用在意这个现象。
2. 制作工艺有瑕疵
同个原料的茶,经过不同水平的制茶师制作,出来的滋味是不同的。而茶叶的制作工艺也是会影响到茶汤的清澈度。
比如茶叶的杀青环节,如果杀青功夫不到位,茶叶自然会含水量过高,导致茶汤浑浊。再比如,茶叶的揉捻手法不对,力度过大,或者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过度破碎,所以会让茶汤变得浑浊。
3. 卫生问题
茶汤浑浊,原因也可能是卫生问题。如果混进了泥土、灰尘等杂质,或者是包装材料的污染,都会导致茶汤变得浑浊。卫生问题导致的浑浊,概率很低,但也不能排除在外。
4. 冲泡手法不当
估计有人会这么认为,泡茶,不就是投茶,注水就行了吗?事实上,冲泡茶叶的手法如果不对,也会导致茶汤浑浊的。
泡茶时,注水比较急比较粗,直接冲在了茶叶上,导致茶叶翻滚,或者用煮茶法反复煮茶时,会让茶叶中比较小的物质混杂于茶汤中,茶汤当然会变得浑浊了。
如果茶叶本身没有质量问题,掌握一种冲泡方法即可,那就是压低壶嘴,沿着杯壁缓慢注水,减少了对茶叶的直接冲击,这样跑出来的茶汤会清澈明亮,美观!
5. 水质原因
最后一定,如果茶叶本身没有问题,冲泡手法也正确,那应该和水质有关系。
一般来说,硬水泡茶不如软水清澈,因为硬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含量高,它们会和茶多酚类物质产生反应,导致茶汤出现浑浊现象。
9. 泡茶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用玻璃杯泡茶,根据冲水和投茶的先后,可分为上投、中投、下投三种方法。
先倒水再放茶叶
,称为【上投法】,让茶叶缓缓的落入热水里,可以避免茶汤浑浊。通常茶毫多的细嫩绿茶、红茶,如信阳毛尖、碧螺春、祁门毛峰、特级川红等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泡。另外,采用上投法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比较紧结、密度较大的茶叶,不然沉不下去,不是吗。--------------------------------------------------------分割线------------------------------------------------------------------先放茶叶再倒水
,称为【下投法】,在冲水的时候茶叶可以跟随水流翻滚,干茶和热水接触迅速彻底,可以让茶汤的滋味均匀。身骨较轻的龙井常采用此泡法。 PS:除此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中投法】,就是先倒一些热水在杯中,放茶叶,再加水。
10. 泡茶下投法是什么意思
绿茶的3种方式。
1、上投法
方法:先在杯中注水至7分满,再将投茶,轻轻摇晃。
适合: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实、多芽毫、持嫩度高的茶叶,如碧螺春、都匀毛尖。
水温:这类茶鲜嫩,冲泡时宜使用75-85℃的水温来进行冲泡。
2、中投法
方法:先在杯中注水3分满,然后投茶,轻轻摇晃,等茶浸润开,然后再沿杯壁注水至7分满。
适合:中投法适合持嫩度适中,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或者茶形为扁平、紧结的绿茶,比如西湖龙井、安吉白茶。
水温:这类绿茶,大概使用85-90℃水温冲泡,这其实是两次分段泡茶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
3、下投法
方法:先将茶叶投入杯中,然后沿杯壁注水至7分满,轻轻摇晃,等待茶叶舒展。
适合:下投法适合粗壮扁平,一芽两叶或片状等持嫩度低的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水温:下投法水温大概90-95℃,这样的泡法能让茶味更加饱满。
好了,绿茶的冲泡方法就是这3种啦,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