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关于茶叶市场动态,茶叶企业新闻,茶行业有关资讯
手机访问 http://m.nbmjn.com

三鹤六堡茶编号的含义

三鹤六堡茶编号的含义

三鹤六堡茶编号是指三鹤茶区和六堡茶区内的茶叶编号,这些编号代表了茶叶的产地、品种、等级等信息。具体含义如下:

三鹤茶区编号:

1.鸡冠山(JG):产地为鸡冠山裂返地区的茶叶。

2.旧州(JZ):产地为旧州地区的茶叶。

3.田心(TX):产地为田心岩并地区的茶叶。

六堡茶区编号:

1.左行(ZX):产地为左行村的茶叶。

2.右江(YJ):产地为右江村的茶叶。

3.石马(SM):产地为石马村的茶叶。

4.坑口(KK):产地为坑口村的茶叶。

5.太平(TP):产地为太粗源迹平村的茶叶。

6.窑边(YB):产地为窑边村的茶叶。

每个茶叶编号后还有一个数字,代表茶叶的等级,数字越高代表等级越好。例如,JG1代表鸡冠山茶区产的一等茶叶,TP2代表太平茶区产的二等茶叶。

老国企故事之“槟榔香”里的光阴故事

老国企故事之“槟榔香”里的光阴故事

4月13日,广西梧州茶厂里迎来了一批非常特殊的客人,他们都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老茶商或老荼客。梧州,对于他们来说,亲切得就像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所产的六堡茶及其标志性的“槟榔香”,早已在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于是,一次看似平常的茶乡之旅,却也是寻根问源之旅,而梧州茶厂正是他们此行的起点。可以说,有着“中国六堡茶工业摇篮”之称的梧州茶厂,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六堡茶的现代发展史。旗下的品牌“三鹤”,几乎是爱茶人尤其是东南亚茶客眼中六堡茶的代名词,更是茶厂的精神象征。66载的岁月,66载的磨砺,酝酿了它的成熟,如同醇厚隽永的“槟榔香”,令人回味悠长。

为了迎接到访的`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代表团,刘泽森一早就在办公室里忙开了。从1998年初搬进来办公算起,他在这里已经坐了整整20年。虽名“厂长室”,却不太宽敞,看起来满满当当的。最吸引眼球的是衣架,除了衣帽外,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嘉宾证、参展证,忠实地记录了他推广“三鹤”六堡茶的历程。在他心目中,“三鹤”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

“我们这个品牌诞生的经过很传奇。”刘泽森坐到茶桌前,一边泡茶,一边给我们讲起了茶厂的“身世”。

梧州茶厂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1月18日的“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梧州办事处加工场”。梧州不仅是六堡茶的原产地,也是广西重要的外贸口岸。自1897年正式开埠,直至1980年以前,梧州一直都是广西的对外贸易中心。如今,梧州口岸出口总值仍占全桂出口总值50%以上,和90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

1955年,茶厂转为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管理。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1960~1962年,又划归到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广西分公司麾下。因此,“三鹤”问世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厂的所有产品用的是“中茶”的牌子,“就连门口的大铁门上挂的都是‘八中茶(中茶的LOGO)”。1983年,《商标法》出台后,根据法律规定,“中茶”的牌子就不能再用了。刘泽森说,当时有两个解决办法:要么自己注册商标,要么付费继续使用“中茶”。茶厂选择了前者。

然而,新问题又出现了:牌子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1990年,恰逢黑龙江鹤岗市土产公司副总来访,厂领导就陪同他去厂背后的珠山(河滨公园)散步。山上有开埠之初时建的英国领事馆,前面小广场上有一座“鹤岗”,系由三只姿态各异的鹤组成雕塑,而“鹤岗返照”也是梧州八景之桐宏和一。“一路边走边聊,就到了雕塑前。那时,不偏不倚就聊起了商标话题。”鹤岗的客人,望着雕塑局盯,忽然眼前一亮,“干脆就叫‘鹤岗好了”!两个相隔干山万水的“鹤岗”竟“合体”了!

一经提醒,厂里立马叫人设计图案。“那会儿没有电绝誉脑,全靠蜡板、剪刀加浆糊。”申请商标过程中,鹤岗市提出疑义,这意味着有可能注册失败。就在打算另起炉灶时,工作人员说:“牌子上有三只鹤,不如就叫‘三鹤牌吧。”“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不管什么名字,能注册下来,就凑合着用吧。”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有戏剧性了。

“商标的图案是用胶水粘在纸上,不知什么时候‘牌字掉了。也没多问什么,将错就错吧,‘三鹤就这样注册下来了,一用就是30年。最初申请的‘鹤岗,疑义被驳回,竟也注册成功了。‘三鹤用在六堡茶,‘鹤岗用在花茶(系列产品)。”

“三鹤”品牌虽然年轻,但六堡茶的产销历史却十分厚重,并牵系着南洋华侨们心底最浓酽的乡恋与乡愁。

“这是从小喝到大的茶,那香气,那味道再也熟悉不过了。”马来西亚资深茶人郭俊邦,祖籍来自广东陆丰。在他儿时记忆中,总是充盈着浓浓的“槟榔香”。为了寻找这缕熟悉的茶香,他走访过泰北以及中国香港、广州等地。当他来到梧州,来到梧州茶厂时发现,“原来‘槟榔香的原乡就在这里!”

六堡茶因产于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据《桐君录》记载,梧州地区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的南北朝时代。宋时,临近六堡镇的广西修仁(今荔浦),当地产有“修仁茶”,“其色惨黑,其味严重”(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这些品质特征与六堡茶很相似。明代,制茶技术的日臻完熟,作为黑茶类的六堡茶已初见雏形。

清代,六堡茶因品质优良且具良好的消暑祛湿功效而远销港澳及南洋地区。马来西亚是两广地区劳工的目的地,也是六堡茶的主销区。在锡矿场、橡胶园,六堡茶的重要性毫不亚于薪水。曾在矿场工作过的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会长刘俊光说,“以前华人矿场招工,都要跟矿工说有免费六堡茶供应才能招到人。所以,华人经营的矿场里,都会准备一大缸六堡茶和一大缸白开水。早上,工人们把茶水装好了,才去上工。”

渥堆发酵是酝酿这缕醉人“槟榔香”的前奏。同茯砖、普洱熟茶一样,这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渥堆是通过湿热、酶促和微生物的作用,促进多酚类化合物自然氧化,使汤色加深,去除部分苦涩味,滋味变醇,叶色转为红褐。

副厂长何梅珍,自1988年从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厂里技术科工作,一干就是30年。谈起六堡茶制作工艺的流变,她如数家珍。她说,上世纪50年代以前,六堡茶是大多遵循传统制法,即将毛茶蒸软后踩压入箩,经晾置陈化后再上市销售,这种六堡茶称为“农家六堡茶”(亦名“古法六堡茶”)。据当时海外市场反馈,消费者对汤色、滋味都不太满意。为此,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茶公司组织两广外贸部门成立研发小组,专攻冷水渥堆工艺,广西主攻六堡茶,由梧州茶厂承担。

1956年前后,冷水渥堆工艺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使梧州茶厂成为现代渥堆工艺的先导。1959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精制工艺和机械》,汇编了1958年各茶区茶厂的茶叶初、精制技术革新成果。其中,有篇题为《梧州茶厂六堡茶改用冷水发酵的经验》的文章,记录了这项新工艺。此文还明确提到,“目前我们大生产中已实行采用这一方法进行生产,成品调给广东茶叶出口公司,亦得到好评。”这表明,至迟1958年,六堡茶冷水渥堆工艺就已应用于规模化生产,而见诸记载的普洱茶熟茶渥堆工艺则要到1974年,整整早了16年!“据老职工说,(上世纪)70年代云南勐海茶厂曾派人来厂里参观学习过,(普洱茶)熟茶的创制也许就是受到我们厂的启发。”

发表评论

条评论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