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阐述茶叶的分类及名称
基本茶类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六大类,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品质系统性以及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由此诞生的六大茶类各具特色,其中绿茶为不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白茶为轻微发酵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黑茶为后发酵茶,黄茶为微发酵茶。
2. 茶叶的命名与分类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农产品基本信息描述 茶叶 GB/T 38208-2019
2 茶叶分类 GB/T 30766-2014
3 茶叶化学分类方法 GB/T 35825-2018
4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Z 26576-2011
5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3776-2018
6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4487-2017
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 18797-2012
8 乌龙茶 第9部分:白芽奇兰 GB/T 30357.9-2020
9 台式乌龙茶 GB/T 39563-2020
10 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9562-2020
11 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5863-2018
12 乌龙茶 第7部分:佛手 GB/T 30357.7-2017
13 乌龙茶 第6部分:单丛 GB/T 30357.6-2017
14 乌龙茶 第3部分:黄金桂 GB/T 30357.3-2015
15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 GB/T 30357.4-2015
16 乌龙茶 第5部分:肉桂 GB/T 30357.5-2015
17 乌龙茶 第2部分:铁观音 GB/T 30357.2-2013
18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0357.1-2013
19 茉莉花茶 GB/T 22292-2017
20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4779-2017
21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5810-2018
22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1-2017
23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2-2017
24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13738.3-2012
25 白茶 GB/T 22291-2017
2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2743-2016
27 紧压白茶 GB/T 31751-2015
28 地理标志产品 政和白茶 GB/T 22109-2008
29 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 GB/T 20354-2006
30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56.1-2017
31 绿茶 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 GB/T 14456.2-2018
32 绿茶 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 GB/T 14456.3-2016
33 绿茶 第4部分:珠茶 GB/T
3. 简述茶叶基本分类及代表茶品
名字是用以区分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法,很多时候也堪称一门学问。中国产茶的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再加上制茶方法的多种多样,相应的茶叶也五花八门,这使得茶叶的命名也是一种学问。一般都是怎样命名的呢? 以茶的产地命名 这产地多是说一些山川名胜,以这些产地来给茶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黄山毛峰、茅山青峰、神龙奇峰、庐山云雾、井岗翠绿、太湖翠竹、苍山雪绿、鹤林仙茗等。这样将风景名胜和茶叶联系在一起,听起来特别的有气势也增加人们对茶叶的好感。 以茶的采制方法命名 明前、雨前、火前、春蕊等这样的茶名,一听就是反映茶叶的采摘时间,体现茶的嫩度与质量;也有用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工夫等茶名来反映制茶工艺,来区别各种制茶方法下的茶叶品质。若是制法、品质相似的同类茶,命名时会冠上产地名或其简称来区别。 特种茶的命名方式 各地都会有一些特种茶,对于这些特种茶的命名,一般是前冠地名,后接专名。地名反映产地;专名反映茶的主要特色,而且文字讲究独特别致,以表现茶品非凡。如敬亭绿雪、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高桥银锋等。 这种突出茶的描写特征,方便了人们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对茶叶的分类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一定意义。此外,由于中国茶史长,茶品多,也存在着历代、各地茶名同名异实的现象。 文艺命名 除了以上描写性特征的命名,还有文艺性特征的命名。这种文艺性只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的茶名,尤其是名茶之名,文字都文雅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让人一见茶名,就会引起无限美好的遐想如庐山云雾、雪水云绿等,犹如欣赏一幅素淡清雅、写意传神的中国画,让人感到美不胜收。二是一些美妙动人的传说和典故,如竹叶青、文公银毫等,既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也使茶叶本身的魅力倍增。 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茶的命名也算得上是一门学问。虽是特征描写,也都诗情画意,字字珠玑,值得品味。
4. 茶叶的主要分类及其代表
1、平绿茶就是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珠茶或称“平绿”。
2、珠茶主要产于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产区境内山岭盘结,林木益翠,土壤肥沃,气候温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主销西北非,美国、法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出口的“天坛牌珠茶”曾于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金质奖。
4、“雨茶”是从珠茶精制过程中筛分出来的长形茶,条短肥实,又称“平绿珍眉”。
二、平绿的特点:
1、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身骨重实,如同珍珠。香高味浓,经久耐泡,叶衣黄绿明亮,芽叶完整。
2、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珠茶或称“平绿”。
三、平绿茶的品种:
1、平绿茶(珠茶),是绿茶中炒青绿茶圆炒青的一个品种之一,产于浙江省绍兴平水茶区,故又名平水珠茶。
2、该茶系采用一芽二、三叶原茶作原料,经精制加工而成。
其品质特征是:根外形细圆紧结,颗粒重实,宛如珍珠,珠形越细质量越佳,故名珠茶。
3、色泽乌绿油润,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香纯味浓;冲泡后水色绿明微黄,叶底柔软舒展,经久耐泡。其质量介于珍眉和贡熙之间。
4、珠茶根据其外形、香气与滋味及冲泡后的颜色可分为五个等级和不列级。
5. 阐述茶叶的分类及名称是什么
绿茶:是一杯清晨的提神茶,让你开始精神饱满的一整天。
绿茶五行属木,属于不发酵茶。茶叶仅经过“杀青”保留其绿色外表,然后经过不同制作工艺成型。绿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成分,矿物质丰富,对抗辐射、防衰老、增强抵抗力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茶品多达上千种,造型各异,是最具“艺术欣赏”价值的茶类。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是我国绿茶的主要基地。
代表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恩施玉露、信阳毛尖等。
红茶:是一杯温暖的下午茶,陪你度过一段闲暇浪漫的惬意时光。
红茶五行属火,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其完全发酵,比较温和,因此在养胃方面的功效特别突出,特别适宜胃寒的人群饮用。其他功效包括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代表名茶: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等。
白茶:恰似初恋,淡淡地却令人回味悠久。
白茶五行属金,是福建的特产,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其制作方法采用天然晾干的方式,从而茶味非常自然纯净。白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在中国的产量不高,但因其茶味比较淡,广为欧美人士喜爱。
代表名茶: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等。
黄茶:如一抹晚霞,温情无限好。
黄茶五行属土,是我国的特产,轻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种闷堆渥黄工序,使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点。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代表名茶: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等。
黑茶:是暗夜里远处的青山,充满岁月的沧桑厚重。
黑茶五行属水,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制造过程中往往要渥堆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最常见的种类为普洱茶。而普洱茶根据其发酵种类分为生茶与熟茶。普洱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普洱熟茶相对温和,其降脂、降压和养胃效果优于初制生茶,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
代表名茶:云南普洱、安化黑茶、梧州六堡茶等。
6. 简述茶叶的分类
植物类食品类目,茶叶最早是祭品,之后作为菜食,后来发展药用,再后来作为宫廷高级饮料,现在逐渐的普及。
茶叶这类还分6种类,例如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
1、绿茶:没有发酵的茶,例如括龙井茶、信阳毛尖等。
2、黄茶:微发酵的茶,例如洞庭湖君山银芽、沩山毛尖等。
3、红茶:全发酵的茶,例如: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等。
4、黑茶:发酵后的茶、例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
5、白茶:轻度发酵的茶,例如银针、贡眉等。
6、青茶:半发酵茶,例如大红袍、铁观音。
7. 简述茶叶分类以及每类茶叶特征
茶的种类分为: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绿茶,红茶,花茶,茉莉花,铁观音,素茶,普洱茶,苦丁茶、还有大红袍、熊旦茶、参茶、普洱茶等。
一、基本茶类:
1、绿茶:
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01、炒青绿茶:
长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等)
圆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针等)
02、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
03、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04、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
2、红茶: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等)
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3、青茶: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洞顶乌龙、包种等)
4、白茶:
白芽茶(银针等)
白叶茶(白牡丹、供眉等)
5、黄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6、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7、再加工茶类(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
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紧压茶(黑砖、茯砖、花砖、方茶、饼茶)
萃取茶(速溶茶)
二、以季节分类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了茶叶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如冻顶乌龙)
8. 阐述茶叶的分类及名称的特点
按制作原理(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分类,中国茶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后来又有一些再加工的茶类,如花茶等,其实都是在六大茶叶分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严格来说,也是算在这六大类中,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未来的茶叶种类将会更加多元化 ,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可以提炼出来充分利用,可以想象未来茶叶不单能饮用还可以用作其他多方面的用途。按季节分为四季茶,有的地方也有五季的,按生长环境分为两类,我国茶叶的出产地多在南方,北方很少有出产茶叶的。
1.制作工艺(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来分,目前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分法)茶叶分类: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君山银针。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茶。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武夷岩茶,铁观音,冻顶乌龙茶。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祁红,川红,闽红,英红。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普洱茶,六堡茶。
2.以季节的茶叶分类:
①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④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的茶叶分类:
①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