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荷风细雨餐饮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融入社区建设,以茶会友,以茶引友,持续助力社区开展中西交融的茶文化活动,以茶为载体做好中国传统文化推广。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在现场奉上荷风细雨·中国茶宴精心安排的传统茶艺表演,邀请国内外人士品尝时下适宜饮用的明前龙井茶,共同欣赏琵琶演奏的中国传统民乐,进一步增强各国朋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礼仪之邦待客之道的理解和认同。
我国早在唐代就有了茶文化,并流传到欧洲、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随着时代的进步,茶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华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敬茶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传统礼节,和西方社会用咖啡招待客人类似。有朋自远方来,先要上茶以表示礼貌,而这样的待客方式又因地而异,有的以“元宝茶”敬之,有的送“七家茶”之礼。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不可上满;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茶文化大致也可以分四个层次: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这是物态文化层次。
而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这就涉及到了茶文化制度的一面。
总而言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茶在礼仪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礼仪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礼仪,茶文化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中华茶文化礼仪步骤
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肴。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服务员为宾客倒水、续水时,须先敲门,经同意后才能进入客房、会客室或会议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归向把手一边,左手带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续水,应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水倒入杯中。
中华茶文化礼仪知识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一般茶只倒八分满。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随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会让主人尴尬,还显得不尊重。
六、头冲脚惜(闽南语脚气的意思),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说,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惕桃二(两人恋爱游玩)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敬茶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传统礼节,和西方社会用咖啡招待客人类似。有朋自远方来,先要上茶以表示礼貌,而这样的待客方式又因地而异,有的以“元宝茶”敬之,有的送“七家茶”之礼。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不可上满;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茶文化大致也可以分四个层次: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这是物态文化层次。而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这就涉及到了茶文化制度的一面。
总而言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茶在礼仪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礼仪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礼仪,茶文化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浮沉--茶的思索
入夜,明月初升,街灯依旧,灯月交辉,映在玻璃窗刚刚冻结的冰上,闪烁晶莹,像是谁家洒落的水晶,发出夺目的光亮,给夜平添了几分幽静。
玩累了游戏,沏了杯绿茶,借着柔和的光,一边品,一边看,菜叶在热水中漂浮激荡,忽上忽下,不停的动,有的到最后干脆浮到了水面上,有的则沉到了水底,茶色越来越浓,清香随着热气冉冉升起,渐渐散开,弥漫了整个屋子。
茶还真是好东西,醒脑提神,减轻疲惫,一会儿便觉得轻松了许多。
喝了一杯,又续上水,颜色变浅,味道变淡,一些浮着的茶叶逐步下沉,渐渐的,浮在上面的越来越少,最后所有茶叶完全沉入水底。
看到这里,不由得浮想联翩......
人生如茶。从一出生,来到这个纷扰的世界上,就注定在红尘中浮沉。人之初,适应环境,学做人,练本领,掌握如何生存,为生计奔波劳顿,辛酸甘苦下来,归于尘土。
境遇如茶。人的境遇,有逆有顺,浮浮沉沉,一直走顺境的不多,一直走背字的也鲜见,多是逆顺掺杂。人在平常的日子里,一但遇到挫折,就可能手足无措,不知所以,也可能因此沉沦下去,一蹶不起。处于逆境中,那些沉下去的想浮上来,谈何容易,除了有信心和顽强的毅力外,还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最主要的是要战胜自己,走出自己,才能再度浮起,走向理想的期冀。
情性如茶。人的性情,有时浮躁,有时冷静,如茶浮沉。浮躁时随情随性任意东西,不计得失,不管后果,只图一时之快,常常得不偿失。冷静时以不变应万变,看沧海桑田,观云起云落,淡定心神,理智处事。
涵养如茶。饱含水分越多的茶叶越容易沉下去,相反则浮在水面或东摇西逛。人常说一瓶不满,半瓶子逛荡,说自己傻的人一定不傻,说自己聪明的人不一定聪明。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不去张扬。越是有涵养的人,越谦逊有礼,对谁都尊重包容,关爱有加。
境界如茶。茶叶展开的越多,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沉下,越是卷曲,把自己局限起来,越是浮着。有境界的人如沉下去的茶,站的稳,看的远,凡事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不计眼前得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境界小的人,往往只顾眼前,不会有大的收益。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茶的颜色味道,无色到有色到深到浅到无。无味到有味,渐浓渐强,渐无味。伴着加水次数的增多,茶水色越来越浅味越来越淡,其实失去的那些色彩和味道,随着人的饮入,都已经进入人体,融入五脏六腑,进入脊髓,刻骨铭心。不论物质上将来如何变化,都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挥不去,抹不掉。
岁月如梭,人要是能经常品品茶,联想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练就一种平和的心态,那么,还会有什么看不开呢?
茶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根据很多的资料记载,大部分书籍都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
在东汉,华佗就在《食经》中记载,说明了茶的医学价值。现今湖南的“茶陵”就是西汉的时候为了纪念茶的发现地而命名。到三国魏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作以及饮法。茶开始以物质形式出现并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从而对茶文化的启蒙产生了影响。
唐代国力强盛,人们思想空前开放,这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背景。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现如今人们称它为“茶圣”的陆羽呕心沥血编写的“茶经”。它是总结唐朝以及唐朝以前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茶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它不仅极为详细的记述了茶的自然科学,更是茶文化的专注。
到了宋代茶文化由于专业品茶社团的成立,擦汗文化已经达到了兴盛的地步。茶在宋代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贵族礼仪。但是宋代的茶由于和官场联系,失去了其在唐代原有的文化层次,但是宋代的饮茶的盛行,使茶文化在社会层面上有了更宽的层面。
到了明清时代,茶文化已经普及到了各种行业人群之中。
中国传统颜色是红色,黑色或者是白色。这些颜色都是纯颜色,比如说红颜色。在中国很久以前就有黑颜色和白颜色,这些颜色都是经典的颜色,而且是老总中给我们留下来的经典百搭时尚的颜色。
不论是现在人们穿的衣服,还是住行用的东西许多颜色都是红的,黑的或者是白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乃礼仪之邦,茶文化即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行为举止,与中华礼仪文明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礼仪文明方面的一种具体表征。
说到普洱茶文化,我们不得不说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蜿蜒在中国西南横断山脉间,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民间商贸往来。一千多年来,它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西藏,又将雪域高原的特产运到内地,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担负着民间运输重任的同时,这条漫长而又艰险的古道也是各种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沿途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传奇神秘的人文内涵,正吸引着世人越来越多的目光。
自唐以后,在云南与西藏、印度及东南亚各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以马帮驮运云南普洱茶的通道,堪与著名的"丝绸之路"相媲美这就是至今还有巨大的人文意义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源头思茅普洱,历史上长期为府、道、专署治地,是思普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
明、清以来,普洱茶以普洱府治所生产加工集散的茶,称普洱茶,名扬天下,香飘四海,长盛不衰。在1729年,思茅、普洱茶叶很兴盛,清朝廷在思茅厅设总茶店。
历史上的普洱茶产于普洱辖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思茅厅之古六大茶山,即江内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这六大古茶山至今犹存,有的还在生产普洱茶。此外,江外勐海、澜沧,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今日,江外的南糯山和景迈尚存千年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万亩古茶园。这些地方,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加工成散茶,蒸压成紧茶用笋叶和竹箩包装,经茶马古道运往内地、西藏和东南亚诸国。
一时,普洱茶名震京师,驰名海外,成为藏胞日常生活之必需。清顺治18年,西藏派使臣到胜州(永胜)请求,在胜州与云南举行茶叶贸易,获准当年,做成生意5万担。清政府实行配额专卖,征收茶捐。1744年,普洱茶被朝廷列为贡品,由思茅同知(七品官名)承办贡茶事宜。
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迅速发展起来,古道的源头以普洱、思茅两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出5条茶马大道,往来不绝的马帮,为普洱茶传播输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它们源源不断把各茶山的茶叶驮运到思茅普洱加工制作后,又沿茶马大道西北运销西藏、尼泊尔、印度,南销东南亚诸国;内销由昆明中转全国各地。贡茶则由官方驿道快运到北京。
茶马古道是连接地域、民族文化的纽带,是中土与西藏,外地商品流通、经济交流的通道,是民族文化融汇的通道,也是一条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标记伟大民族精神的大道,是一条长长的民族团结和中外友谊的金桥。
茶文化的意蕴有淡泊名利,高雅清明。
孔子向老子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老子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孔子感叹地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但是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孟子也曾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喜欢在炎炎夏日的清晨,爬上抱犊寨,斜倚在山石间,仰望万木林立郁郁葱葱,聆听脚下流水潺潺,树上鸟儿啁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沁鼻的花香,就会想起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顿悟庄子所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博大胸襟。天地生化成物,养育万类,相形之下,我们人类不过是天地一刍狗,倚仗受惠于自然,怎敢痴言战胜,妄谈征服。惟有敬畏、感恩、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登山途中,总能见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神清气爽,青衣素裹,拾阶而上,步履坚定而沉稳。一旁却也不乏未老先衰的中青年,大腹便便,锦衣玉佩,倚着拐杖,气喘吁吁。“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放纵嗜欲,追逐名利财货,声色犬马,以图一时之快。却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即便是一时得逞,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只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
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人有所求亦有所节制,为官少欲不贪,“可以长久”。
另有几岁孩童,初时兴起,连蹦带跳,一马当先。不一会,就败下阵来,或耍赖不走,或摊开双臂大嚷“抱抱”。也有少数孩童,虽累得口干舌燥,仍一言不发,咬着嘴唇前行。孰能登顶,一目了然。故老子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登山如此,做事亦如此。
登顶之后,始知汉将韩信曾于此山设伏、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其用兵之神,令人叹为观止。
而当站在道教著名道观金阙宫前,想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学说,更教人拍案称奇。
“无为”不是不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仅“要为”,更要按客观规律“积极地去为”,但不妄为,以求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但老子清醒地知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何为?皆因当政掌权得势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虛;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针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欲得天下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谨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离开百姓的'拥护,不能长久。施行暴政者,倘使民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结果必是天下倾覆,“强梁者不得其死”。皆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登山,有上就有下。这也体现了老子思想里最宝贵的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有相比较时才能产生。且可以互相转化,而老子更看重它反面的价值。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从而告诫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即便是荣辱生死得失,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
《道德经》中的每一句都充满着智慧哲理。老子思想之幽深,境界之高远,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读之也只能用其原文来表达感悟,多一字都是画蛇添足。读《道德经》吧,放慢节奏,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谓仁者见之而为仁,智者见之而为智。读吧,诸如“上善若水”、“宠辱若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等。用心去感悟,总有一处让你受益匪浅。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发表评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