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焚香品茶可以吗?
焚香: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低回悠长。对于焚香之趣,古书上多有论述。无论琴茶,焚香都是收敛心情的必备程序
品茗: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古代的文人压死也是非常喜欢这个的,现在的人也喜欢,不知道你们都做过这个没有?
听雨:一种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聆听点点滴滴洒落大地的雨声。当整个人放松后会收获很多,但现在的人们都做不到这个了
赏雪:欣赏雪花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让人想到在这凡尘世界也要保持一种像雪花一样的纯洁无瑕,保持一份超凡脱俗、高洁的心境。但周围的事物都是白色的以后,人们也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2. 喝茶焚香用什么香炉
在茶室里面焚香,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同时又能怡情助兴,使品茶的效果更加理想。
当然在茶室里面,茶是主角,所以品香的过程宜简不宜繁。
归结起来说分为八个程序:释名、赏器、点香、追香、迎香、听香、送香、施礼。
一、释名:即由茶艺师向客人介绍当日所用之香的香名、香方等,也可以介绍一些有关香品的知识和典故。
二、赏器:主要是请客人欣赏香炉。
香炉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的收藏品,很多香器非常精美,颇有审美价值。
三、点香:点香分隔火熏香和直接焚香两种。
隔火熏香法是把完全点燃的香碳埋入香灰中,然后放置云母片或金属片,最后再用香匙放置入香粉,并双手把香炉捧放在香炉坐座上。
四、追香:人的嗅觉在感知气味时有一特性。
当人闻到一种独特的气味时,嗅觉会很快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兴奋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试图追根溯源,专一地去捕捉香气的来源及特征。
这种状态称为追香,追香的过程,也是宁神静气的过程。
五、迎香:即追寻到香气后进行深呼吸,吸入香气,吐出浊气。
吸入天地赐给的生气,涵养自身体内的元气。
吸气时要令胸腔尽量扩展,使肺活量达到最大,呼气时要舒缓,把浊气吐尽。
如此数次,有益于身体健康。
六、听香:人的嗅觉是最容易审美疲劳的。
在追香迎香时深呼吸几遍后,即可开始播放与茶会主题相关的音乐,让悠悠袅袅的香烟,伴着轻柔的乐曲在茶室内曼舞,如敦煌的飞天仙女,把你的心引导入高雅而神奇的境界,为茶艺表演作好铺垫。
七、送香:即收拾香器。
八、谢香:主人向客人行礼,客人还礼后主人捧起香器退场。
品香告一段落。
在品赏特殊的香或香气过于淡雅时,客人可以用手抄法兜取香气闻香,也可以由主人捧起香炉请客人传着闻香。
另外,购香和购茶一样,最好认准品牌,这样才能保证香气的醇正,给人带来诗意的享受。
3. 在家里焚香到底好不好
焚香时间长了,家里当然会有香味的。
像很多香味的话是比较浓郁的,即便是不再点燃,他也会在空气中弥漫着这种香味儿,所以家里会有的。
4. 古时焚香,点茶
宋+风雅宋+知宋(套装共3册)是2019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钩。
《知送》和《风雅送》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风雅宋》则聚焦宋人的日常生活,借助写实画作,展示宋人的起居饮食、焚香点茶、赶集贸易等风雅生活,极有情趣。《知宋》则强调繁华大宋背后的制度根源,以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25个宋朝政坛事件,通过分析事件中的人物立场、进程、结果,阐释了宋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极具可读性。
全套书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宋朝,因此无好坏之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了解的方面选择即可。
5. 焚香 喝茶
沏一壶茶,品听秋风催簌叶,酌杯淡酒,注望高楼阻明月,怎奈尘劫已事非,落下秋意吼悲歌,何栖何憩?
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漫步于梨花树下,任白花纷落,温尔文雅,净玉无瑕。
秋色阑珊的午后,焚香、听曲、喝茶、读书。这样闲逸的日子,对许多人来说,仿佛是一种奢侈,时光匆匆,山河更改,有时候,静坐比忙碌,要收获更多。生命如同一盏茶的过程,这展茶,可以喝一个时辰,可以饮一天,一月,一年,也可以品一生。
6. 在家怎么焚香
在古代,逝者下葬后,孝子要在家设灵位牌,并依照阴阳先生列出的祭奠“期单”,按时举行祭祀活动。“期单”要贴在灵堂前,家属需照单行事,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就是对逝者的不敬。接下来给大家谈一下,古人在三年守孝期内,都做哪些祭奠仪式?
其一、烧七:烧七就是从逝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民间称其为“头七、二七、三期、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共计四十九天。关于烧七的缘由,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据传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后七天去一魄,一年去一魂,七满魄尽。所以,人去世后,要过“五七”和“三周年”。
烧七也是有讲究的,古人烧七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以表示家中有重孝。死者头七通常在家设灵位牌,焚香明烛,设祭酒摆供品进行祭奠。剩下的“六七”是在坟地摆供品、烧纸钱。
烧七仪式以一、三、五、七单七仪式较为隆重,烧七时亲戚、朋友都会到丧主家悼念,孝子要在坟头哭灵。二、四、六双七祭奠,亲朋一般不来,孝子可以只烧纸,不哭灵,所以民间也称“双七”为“空七”。
烧七以“三七”、“末七”最为重要,每逢这两个祭日,亲友都要去坟地烧纸,孝子也要痛苦一场,以表示对死者的不舍和眷恋。“末七”也叫“尽七”,丧家要诵经礼忏,亲朋要送上烧纸、香火等祭品。
其二、烧百日:“百期”又叫“过百日”,现在俗称过百天,也即逝者去世一百天的祭祀日期。烧百天亲戚通常不来,但死者的亲属及直系晚辈要来祭奠,诸如侄儿、外甥、外嫁女儿等须上坟祭奠。
百日内的讲究也很多,诸如孝子在百日内不宴宾客、不串亲戚、不剃头、不洗澡、不换衣服等,此谓之“百日守灵尽孝”。死者过完百日,这些禁忌即可取消,孝服也可以逐件脱去,孝子除在重要祭祀日(诸如赶上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等)穿白戴孝外,平日里可只穿白鞋,男孝眷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孝眷扎白头绳等。
其三、烧周年:父母去世,要过三个周年,子女三年内不能婚嫁、不能穿艳丽的服饰。春节期间,丧主大门上只贴绿纸或黄纸对联或不贴对联,贴对联的字要用白颜色的颜料进行书写。每到除夕、丧家都要去坟地或灵位前进行祭奠,每季新粮下来的时候,要先收回些做成熟食,供在逝者灵前,让故去的亲人“尝新”。
死者去世满一周年,称之为“头周年”,这天在民间也叫“忌日”,周年的祭奠仪式多数比“烧七”、“烧百天”要隆重。“忌日”这天,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中进行祭祀,再去坟地烧纸钱,民间也叫“烧周年”或“小祥”。两周年是死者的第二个忌日,孝子在两周年日可以只烧纸,不举行哭祭,民间称为“哑周年”或“大祥”。
三周年为“谭祭”,三周年要行除服礼,所以称为“除服”。死者三周年祭奠极其隆重,所有的亲朋都要到来,祭品大致与下葬时相同。古代富裕人家要请吹鼓手、请道士立墓碑、行“三献礼”。孝子家门上早晨贴白纸对联,午饭前改贴红纸对联。
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坟前烧纸祭奠,祭毕,当场脱掉孝服,换上常服,并将换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门口,从墙上扔至院内,以兆“服去福来”。白天设宴待客,晚上张灯结彩,请自乐班唱地方戏。
从此守孝期满,孝子恢复正常生活,死者也不再享受特殊祭祀,除年节祭拜和清明扫墓外,不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
7. 茶室焚香的讲究
茶叶容易吸味是对的,喝茶的时候点香也是很有意境的。
本来是完美的结合,偏偏有些人觉得茶叶的味道因为焚香变了。但是我个人觉得喝茶焚香 不单能品出茶叶的香味 还能很快的让我进入喝茶的意境。8. 品茶焚香的好处
焚香的好处跟香本身直接挂钩,如果香是一种香味的,可以改善空气的气氛,心情舒畅,如果是一种可以驱蚊的香是可以有驱蚊的作用,如果是一种嗯钟妙性香,它是一种宗教礼仪等等。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污染环境,有火灾隐患等。
9. 茶艺焚香应该用什么香
香要放在离品茶者2-3米之外的地方,不要靠太近。
喝茶的时候最适合点沉香,因为香气较为婉转,不影响茶的品饮。
喝茶主要是品茶叶的香气,此时不易点气味过浓的香,天然香可以,香薰不好,但要注意,此时房屋要注意通风,喝茶要的是心静,也就是在心无杂念之中,慢慢的看杯中茶叶沉浮,细品茶味的清淡,那样茶味入喉,在齿颊留香之中,可以默默的相坐,把一天当作一生。
10. 焚香 品茶
这一句话描述的是,古代社会文人雅士的高雅生活。焚香,就是熏香,抚琴即弹琴。品茗对弈,就是喝茶下棋。整句话表述的,是在熏着香的房间里,人们一边听着悠美的琴声,一边喝茶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