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近代茶叶贸易(中国近代茶叶贸易大体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2-01 18:16   点击:10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中国近代茶叶贸易大体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就运销国外,清朝(约1684)海禁开放后,更促进了茶叶海运贸易的发展。

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又加速了茶叶海运贸易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1840年中国茶出口总量为1.9 万吨。1843年减少到0.81万吨,以后渐有增加,1860年增加到5. 51万吨,1870 年上升为10.00 万吨,1886 年更上一层楼,出口13.41万吨 ,达到中国20 世纪50年代前的最高纪录。

之后,由于内受军阀混战和八年抗日战争的影响,政局多变,经济衰退,民难乐业,生产骤降;外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新兴产茶国争夺市场的影响,中国茶叶产销每况愈下,一蹶不振,直至50 年代以后,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2. 世界上茶叶贸易的主要茶类是

茶叶出口最重要的是需要办理“出口许可证”。

1、出口许可证是由国家对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统一签发的、批准某项商品出口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也是海关查验放行出口货物和银行办理结汇的依据。

2、根据国家规定,凡是国家宣布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不管任何单位或个人,也不分任何贸易方式(对外加工装配方式,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口前均须申领出口许可证;非外贸经营单位或个人运往国外的货物,不论该商品是否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价值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一律须申领出口许可证。

3、目前,我国执行审批并签发出口许可证的机关为:国家外经贸部及其派驻在主要口岸的特派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计划单列市的对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按商品、按地区分级发证办法。

3. 茶叶的发展史包括哪些

武夷茶

十八世纪由中国福建远销海外的武夷茶的英文名为“Bohea”,但在英语世界里,它明显是个外来词。即使是在18世纪进口和消费中国茶叶最多的英国,很多英国人至今也并不知道“Bohea”到底指的是什么。“Bohea”一般解释为“武夷”的闽南语发音。

因为那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大多为红茶,因此一般翻译为武夷红茶。然而笔者通过对英文文献中“Bohea”的描述结合中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史进行分析,佐以武夷山当地茶农的口述和实地田野考察,认为要解释清楚17-19世纪中国畅销海外的“Bohea”究竟是什么,远非“红茶”那么简单。

4. 在我国茶叶先后经过哪三个阶段

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分为杀青、推拿、干燥三个阶段,其中重要的是杀青。鲜叶在没有酶作用的情况下,通过酶失活和酶活性失活,在热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防止多酚物质的氧化,从而防止叶片变红。与此同时,叶子中的一些水分被蒸发以软化叶子,并为扭曲和成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含有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改善茶叶的香气。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的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炒青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的或手工的力的作用不同,茶呈长条、圆珠形、扇形、针状、螺旋状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平炒青等。

  3、烘青

  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生产加工特制后绝大多数,作熏制花草茶的茶坯,香味通常不如炒青高,极少数烘青茗茶质量特优。

  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型烘青,全要关键产茶区常有生产制造;尖形、片形茶关键产自安徽省、浙江省等省份。

  4、晒青

  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和广东

绿茶加工工艺包括哪些步骤

  绿茶的采摘标准

  1、特级绿剑茶:壮实芽头、幼嫩肥壮匀齐、不带鱼叶、茶蒂、紫芽、茶果、冻伤芽等。

  2、一级绿剑茶:全芽头、芽头完整、较匀齐、不带鱼叶、茶蒂、紫芽、病虫斑点。

  3、二级绿剑茶:全芽头、略瘦、稍带单叶,不带紫芽及病虫斑点。

  绿茶的分类

  1、炒青绿茶

  炒青利用微火使茶叶在锅里慢慢枯萎干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机械和手工的外力的作用,完成茶的形状为长条、圆珠形、扇形、针状、螺旋形等不同的形状,因此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平炒青等。

  长炒青,形近眼眉,因而特制后也称眉茶,外型紧细圆直,有锋苗,颜色绿润,香味高鲜长久,味道浓醉可口。制成品的花型分成特珍(特等、一級至一级)、珍眉(一級至五级及不列级)、雨茶、贡熙(特贡一級至3级及不列级)、秀眉(特等、一級至3级)和茶片,共19个花型。

  圆炒青、外形颗粒圆,主要产于浙江和安徽,产地和采矿方法不同,分为平炒青、泉岚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扁炒青,制成品偏平光洁、香鲜香醇,因原产地和制法不一样,关键分成龙井、旗枪、贵州大方几种。

  特种烤绿茶产品包括洞庭碧螺春、峨眉春语、剑叶、南京雨花茶、韩佳六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邵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勇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

绿茶加工工艺包括哪些步骤

  2、烘青绿茶

  烘青,即用烘笼把荼叶风干,绝大多数用以熏制花草茶,称之为茶坯,香味通常不如炒青红茶高,极少数烘青茗茶质量特优。其外形可分为绵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其中,大部分条形产茶区产茶,尖片状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烘青绿茶,要是依据原材料老嫩水平和加工工艺,可以分成:一般烘青、鲜嫩烘青,及其近年来出現的半炒烘红茶。

  普通烤青,主要类别有福建烤青、浙江烤青、回族烤青、苏烤青、湖南烤青、四川烤青等。这类绿茶直接饮用者不多,通常用来作为熏制花茶的茶坯,成品为烘青花茶。花茶是我国内销量较大的茶叶品类。

  细嫩烘青,采摘细嫩芽叶精工制作而成。大多数数鲜嫩烘青条索紧细卷起,白毫显出,色绿。香高,味鲜醇,芽叶完整。不少制作精细的细嫩烘青都属名茶之列。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成兰、景亭绿雪、华鼎云、天目绿顶、雁荡毛峰、高桥银峰、永川秀雅、阳海毛峰、连欣茶、田阳绿雪、翠罗等。

  半炒烘青,既用锅炒,又用蛋糕烘焙,关键种类有顾渚紫笋、婺源茗眉等。

  3、晒青绿茶

  晒青,是用太阳光把荼叶晒于,这类茶在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南等省有小量生产制造,关键做为沱茶、紧茶、普洱茶饼、方茶、康砖、茯砖等紧压茶的原材料。其中云南大叶种质最好,除了被称为“楚青”之外,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楚青。

  4、蒸青绿茶

  蒸青是用蒸汽干燥茶叶,这是中国古代的杀青方法。蒸青绿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明代起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运用蒸气量来毁坏鲜叶中酶促反应,产生千茶颜色墨绿色,汤色淡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特点,但香味较闷带青气,苦涩味也偏重,不如锅炒杀青红茶那么鲜爽。湖北恩施玉露、仙人掌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

5. 中国近代茶叶贸易大体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和特点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6. 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汉代: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它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

两宋:①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③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④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⑤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联系,并在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日本、波斯、大食等国也同辽、金有贸易关系。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

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影响:①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

①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②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大量手工业精品,不少是相赠送的,返回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③对外贸易过程中,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科技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和经济发展,同时世界宗教文化也随之传人我国。④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外之间,特别是西亚、东亚各国经济发展。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